首頁 陳寅恪文集

論再生緣

字體:16+-

寅恪少喜讀小說,雖至鄙陋者亦取寓目。獨彈詞七字唱之體則略知其內容大意後,輒棄去不複觀覽,蓋厭惡其繁複冗長也。及長遊學四方,從師受天竺希臘之文,讀其史詩名著,始知所言宗教哲理,固有遠勝吾國彈詞七字唱者,然其搆章遣詞,繁複冗長,實與彈詞七字唱無甚差異,絕不可以桐城古文義法及江西詩派句律繩之者,而少時厭惡此體小說之意,遂漸減損改易矣。又中歲以後,研治元白長慶體詩,窮其流變,廣涉唐五代俗講之文,於彈詞七字唱之體,益複有所心會。衰年病目,廢書不觀,唯聽讀小說消日,偶至再生緣一書,深有感於其作者之身世,遂稍稍考證其本末,草成此文。承平豢養,無所用心,忖文章之得失,興窈窕之哀思,聊作無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雲爾。

關於再生緣前十七卷作者陳端生之事跡,今所能考知者甚少,茲為行文便利故,不拘材料時代先後,節錄原文,並附以辨釋於後。

再生緣第貳拾卷第捌拾回末,有一節續者述前十七卷作者之事跡,最可注意。茲迻寫於下。至有關續者諸問題,今暫置不論,俟後詳述之。其文雲:

再生緣。接續前書玉釧緣。業已詞登十七卷,未曾了結這前緣。既讀(「讀」疑當作「續」。)前緣緣未了,空題名目再生緣。可怪某氏賢閨秀,筆下遺留未了緣。後知薄命方成懺,(「懺」疑當作「讖」。)中路分離各一天。天涯歸客期何晚,落葉驚悲再世緣。我亦緣慳甘茹苦,悠悠卅載悟前緣。有子承歡萬事定,(「定」疑當作「足」。)心無罣礙洗塵緣。有感再生緣者作,(「者作」疑當作「作者」。)半途而廢了生前。偶然涉筆閑消遣,巧續人間未了緣。

寅恪案,所謂「再生緣。接續前書玉釧緣」者,即指玉釧緣第叁壹卷中陳芳素答謝玉輝之言「持齋修個再生緣」及同書同卷末略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