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用論

答友人

字體:16+-

來函雲:關於生物進化之說,我對於大論尚略有意見,暇時當相訪一談。

關於生物進化之說,君對拙論尚有意見。吾可揣知,當是指拙論一五八至一五九諸頁所說生機體經三大改造。一,由固定而趨行動。無機物之靜止與固定性,植物尚莫能驟革,動物才開始行動。二,由伏行而直立。動物改革植物固定的生活,而猶俯伏向地麵而行,人類始挺然直立。三,神經係與大腦發展,達於完善。拙論專從宇宙大化而談,闡明精神主導以開物質不能不有步驟。君或者據科學的觀點,必以生機體之改造歸本於生物的自力所為。君雖尚未說出,餘可揣度必是此意。達爾文生存競爭之論,吾亦嚐聞之,而拙論不承其說者,此必有故。科學所自治心營者,完全站在實物上,其成功確在此。我何至反對科學?但我的意思,科學所屬目用心隻是限定在實物上或萬物的互相關係間,此中萬物一詞,即天地人或萬有通攝在內。屬目者,注目而視之之謂。而決不問及萬物的根源。萬物的根源雖不是在萬物之外,但不可說萬物無根源。一,萬物不是可以憑空出現。二,萬物不是如幻如化。故哲學應該肯定萬物有根源,但不可向萬物自身以外去找根源。餘平生之學,主張體用不二,確曾費過血汗工夫而後有悟,非敢恃膚泛見聞輕作主張也。生機體改造問題,君之意見與我不同。此非君與我兩人之不同,而是科學與哲學的不同。哲學是應該深窮萬物的根源,科學根本不許問及萬物根源,此二者之界線分清,餘方可向君自陳意見。生機體改造問題,我若依據科學方法,當然從生物維護生存的事實來觀測。如植物的機體,其構造較之無機物截然不同,故能吸收土膏、陽光、雨露等等滋養,以遂其生存,但固定於其出生的寸土而不能活動,此其生存之大困厄也。動物的機體,較之植物已改良而利於行動,其維護生存之辦法較多。故生機體改造,實由生物為生存的需要和環境等等關係,而不得不改造其機體。為字讀若衛。能改造者,當然是生物有生存欲;刺激生物使之不得不改造者,當然是環境等等關係。等等之言,包括多種關係故,姑不舉。我想科學家對生機體改造問題其解答不過如此。君所懷之意見,餘亦何嚐不知?然而就哲學的觀點來說,便不能不更有進者。我在上文曾有拙論,專從宇宙大化而談一語。宇宙大化一詞,意指萬物的根源。根源,即是萬物的本體之代詞。根源是複雜性,非單純性,因此,根源變成萬物,即有精神、物質兩方麵,精神即生命、心靈。物質即攝能力。宇宙萬物莫非精與質變化之所為。精神一詞,古《易》家隻稱一精字。精者,精粹之謂,說在《體用論》。神者,變化之理深微,難測度故,遂謂之神,非有上帝也。精與質成化,變化簡稱化。實由精為主導。精者,剛健充實,富於創造,而動以不容已,此其所以統禦乎質也。《易》有《大有》一卦,明精之富於創造,故謂其所有者大也。質既形成實物,便趨於凝固閉塞。精神潛運於物質中,幾乎莫得發露,然其剛健之德、創造之能終能開導物質,而有生物出現。自此,生機體改造日益精利,宇宙不複是物質層之錮閉狀態,而為生命力洋溢流通活躍之宇宙矣。餘雲宇宙大化者以此。綜觀宇宙發展不已的全體,確爾如是。確爾,猶確然也。若由科學家的看法,至少有兩事說不通。一事,隻承認生物有生存欲,改造其機體,而不過問生物的生命有無來源。二事,隻從維護生存的需要和環境等等關係來說明改造機體之所由,而忽視了生物的創造功能。我的意思,萬物稟受生命、心靈以有生,即皆有創造功能,否則萬物何能進化到人類?科學不問生命的來源,我無間然;但哲學如不過問及此,便不成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