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住店無話,早起又趕了兩站。良夫因明日便須分路,老早到店,將腳轎夫重賞開發回去,次日過午,方始另雇轎馬起身。早上黃、李二人辭行,送了好些貴重禮物。
堯民等三人執意不收,各定後會而別。單走了幾天,行抵楊墅關鎮上,相隔永康隻有二百餘裏。堯民算計離家已近,此去沿途青山綠水,人家繁庶,便走過了鎮集,也不愁沒有食宿之處,這還是自己在外年久,又不願露出行藏。如再提名道姓,休說附近各縣遠親近戚甚多,到處逢迎,便那些村民,聽說永康虞家,也無不延納之理。見天色不過將近黃昏,急於還鄉,意欲多趕兩程。良夫、新民征塵仆仆,也願早到,吩咐張福給了轎馬加班的錢,主仆四人當即起身前往。
堯民久未還鄉,地理不熟,隻知這一路民殷物阜,雞犬相聞,卻忘了中間還要穿三十來裏山路,雖有山民,人家都在山穀裏麵,不當大路,生人不易尋到,時又下旬,沒有月亮。走了一段,眼看山色迷蒙,瞑煙欲收,夕陽西逝,天已入晚。良夫看沿途村舍逐漸稀少,此時已入山徑,不見一處人家,繁星漸晦,仿佛雲生,野風吹涼,似有雨意,方想起適才因聽堯民之言,隻顧乘興忙著趕行,忘命張福打聽途程歇處,自覺疏忽,路已趕走大段,勢無退理。心還以為轎馬雖然雇自鄰縣,此間地理不會不知,看他們踴躍爭先神氣,料不致無可投止。哪知轎夫們因客人厚道,路上又吃飽了酒肉,隻知趕路得賞,別的通沒理會,見天一黑,各將燈籠點起,一味抬著轎子,前呼後喝,朝前急跑。
後來還是張福見黃昏以後,路絕人蹤,恐怕迷路,回馬到良夫轎前請示。良夫先問轎夫,俱說以前走過幾次,都是白天沿山常看見種山田果園的山民,因非落腳之所,何處有人家村舍,不曾留意。良夫問不得要領,黑夜看不清切,隻得命眾留心查看,見有人家,速即打聽借宿,一麵仍就趕行,準備將這一段小路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