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嘉靖間郡守所立。
此實石也,何以墓為?
從墓東隙秉炬南入,又南則狹隘止容一人,愈下愈卑,不容入矣。
仍出洞門,有一碑臥其前,中篆“紫華丹台”四大字,甚古。兩旁題詩一絕,左行曰:“百尺長兮手獨提,金烏玉兔兩東西。”右行止存一句曰:“成言一了閑遊戲,”及下句一“赤”字,以下則碑碎無可覓矣。其字乃行草,而極其遒活之妙,必宋人筆。惜其碑已碎,並失題者姓名,為可恨!
岩之西下又有一峽門,南入甚深而隘,秉炬入,十餘丈而止。底多丸石如丹,第其色黃,不若向武者瑩白耳。東下又有一覆壁,橫拓甚廣而平。倚杖北眺,當與羲皇不遠。
〔去岩東北四裏,石陣排列,自西而東如插屏,直至於香山寺前,俗稱為“鐵索係孤舟”雲。〕餘覽罷,即從北行,東渡龍潭北流之澗,東北三裏而抵香山寺。寺僧言:“九龍洞甚深,須易數炬;此洞猶丹霞墓,非九龍岩也。”
會仙山在龍江之北,南麵正臨郡城,渡江半裏,即抵其麓。其山盤崖峻疊,東西南三麵俱無可上,惟北麵山腋間可拾級而登。路從西麓北向行,抵山西北隅,乃東向上躋。第一層,岐而南為百子岩;第二層,岐而南為雪花洞,岐而北為百丈深井岩;直東上嶺脊,轉而南為絕頂。此皆西北麵之勝也。從東麓北向上,直抵絕壁之下,最東北隅者,為丹流閣,又循崖而西為東觀,又西為白龍洞,又西為中觀,又西為西觀。此皆東南麵之勝也。東南之勝在絕壁下,而中觀當正南之中;西北之勝在絕頂上,而玄帝殿踞正南之極;而直北之深井,則上自山巔,下徹山底,中辟奧穴,獨當一麵焉。百子岩在會仙山西崖之半,其門西向。
由下門入三丈餘,梯空而上,上複疊為洞,若樓閣然,前門複出下門之上。洞雖不深崇,而辟為兩重,自覺靈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