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遠 陸德明 曹憲(許淹李善公孫羅附) 歐陽詢(子通) 朱子奢 張士衡 賈公彥(李玄植附) 張後胤 蓋文達(宗人文懿) 穀那律 蕭德言 許叔牙(子子儒) 敬播 劉伯莊(子之宏) 秦景通 羅道琮
古稱儒學家者流,本出於司徒之官,可以正君臣,明貴賤,美教化,移風俗,莫若於此焉。故前古哲王,鹹用儒術之士;漢家宰相,無不精通一經。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經決定,由是人識禮教,理致升平。近代重文輕儒,或參以法律,儒道既喪,淳風大衰,故近理國多劣於前古。自隋氏道消,海內版**,彝倫攸篸,戎馬生郊,先代之舊章,往聖之遺訓,掃地盡矣!
及高祖建義太原,初定京邑,雖得之馬上,而頗好儒臣。以義寧三年五月,初令國子學置生七十二員,取三品已上子孫;太學置生一百四十員,取五品已上子孫;四門學生一百三十員,取七品已上子孫。上郡學置生六十員,中郡五十員,下郡四十員。上縣學並四十員,中縣三十員,下縣二十員。武德元年,詔皇族子孫及功臣子弟,於秘書外省別立小學。二年,詔曰:
盛德必祀,義存方策,達人命世,流慶後昆。建國君人,弘風闡教,崇賢彰善,莫尚於茲。自八卦初陳,九疇攸敘,徽章互垂,節文不備。爰始姬旦,匡翊周邦,創設禮經,尤明典憲。啟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化起《二南》,業隆八百;豐功茂德,冠於終古。暨乎王道既衰,頌聲不作,諸侯力爭,禮樂陵遲。
粵若宣父,天資睿哲;經綸齊、魯之內,揖讓洙、泗之間;綜理遺文,弘宣舊製。
四科之教,曆代不刊;三千之文,風流無歇。
惟茲二聖,道著群生,守祀不修,明褒尚闕。朕君臨區宇,興化崇儒,永言先達,情深紹嗣。宜令有司於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四時致祭。仍博求其後,具以名聞,詳考所宜,當加爵土。是以學者慕向,儒教聿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