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興教化、選人才、重考銓的建議引起了武帝的興趣,於是,武帝接著又向董仲舒問了關於天人之應的問題。
武帝說:“蓋聞善言天者必有征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故朕垂問乎天人之應,上嘉唐虞,下悼桀紂,浸微浸滅浸明浸昌之道,虛心以改。今子大夫明於陰陽所以造化,習於先聖之道業,然而文采未極,豈惑乎當世之務哉。……夫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謂久而不易者,道也,意豈異哉?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極,陳治亂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複之。”
天人之應,是兩漢社會的普遍觀念。我們看到,漢武帝需要的仍然是董仲舒的哲學證立,由他來提出一套符合自己所問且完整而係統的理論。
應該說,董仲舒不僅相當明白漢武帝的心理,而且也清楚自己的曆史責任。因此,他在回答時說:“冊曰:善言天者必有征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臣聞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涵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博愛而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之所以長者;德者,君之所以養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君之所以罰也。由此言之,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
這種闡說,今日看來很難說有多少哲學氣味,其牽強附會是相當明顯的。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特別是神學氛圍中,對自然的觀察不可能超越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董仲舒以自然現象解釋人類社會,雖有許多的牽強與說不通之處,但其目的無疑在於設法完成漢武帝交給他的哲學證立的使命。
純哲學的證立雖不是董仲舒之長,也非其興趣所在,而考諸古史,證之先賢之言,則是董仲舒的興趣,他覺得這樣更能準確地說明他的意思。因此,他接著說:“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參之於古,考之於今。故《春秋》之所譏,災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惡,怪異之所施也。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此亦天之一端也。古者修教訓之官,務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後,天下常亡一人之獄矣。今世廢而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棄行誼而死財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歲之獄以萬千數,以此見古之不可不用也。故《春秋》變古則譏之。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製不節。是故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有者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此人之所以貴也。生五穀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養之,服牛、乘馬、圈豹、檻虎,是其得天之靈,貴於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明於天性知自貴於物;知自貴於物,然後知仁誼;知仁誼,然後重禮節;重禮節,然後安處善;安處善,然後樂循禮;樂循禮,然後謂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