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滿洲人入關定鼎中原時,確實遇到劇烈反抗,所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單單這些曆史名詞就會讓人膽戰心驚。不過,經過幾十年強硬鎮壓和柔性安撫,滿漢之間的衝突慢慢消解,除了一些具有濃厚種族意識的大知識分子外,中國人實際上已接受了滿洲人統治中國的事實,種族之間的融合雖說沒有全麵開始,但在下層社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已不再那麽激烈,即便到了鴉片戰爭,漢人也沒有利用外部危機而發難。直至甲午戰後,方才發生孫中山以民族主義為旗幟的種族革命。
從維新到新政
甲午戰爭的真相,國內民眾根本不知情,即便是讀書人也沒有多少人明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和在近代中國的意義。隻有從國內前往檀香山的孫中山在那裏看到了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實際表現,並在外國輿論的影響下逐漸意識到中國軍隊無能腐敗的根本原因並不在軍隊本身,而在體製,在清廷的腐朽統治。這就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起源。
孫中山是一個坐而言起而行的革命家,他是這樣認識的,就要這樣行動。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三個月後,孫中山就在香港數度遊說日本總領事,希望日本政府支持他武裝反清。那時中日戰爭還在進行,按照孫中山的設想,日本人一定會和他合作共同推翻清廷。然而,日本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推翻清廷重建一個新政府,他們的目標除了領土、賠款,最重要的就是開放中國市場,準許日本資金自由進出。日本政府不可能支持孫中山這樣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孫中山的第一次廣州起義還未發動就失敗。
這場未遂的廣州起義究竟對清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還沒有直接證據去證明。可以肯定的是,清廷在此前後開始的維新運動,多少具有防範革命發生的背景。維新運動就是要解決體用兩分,本末倒置的問題,就是要像日本那樣在政治體製上進行某些改革。這無疑是對甲午戰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一種曲折迂回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