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外交摩擦已有很久的曆史,中日必將一戰,似乎也是那時中國人的一般判斷,隻是從政治層麵上說,大家總覺得政治、經濟尤其是軍事的準備還不是很充分,總是希望推遲中日衝突的爆發,盡可能地做好準備。於是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前,梁漱溟堅決主張不要受中日外交局勢的影響,而應該腳踏實地從事鄉村建設的實際工作,為中國的經濟建設爭取更長的和平時間,即便中日之間不得已而開戰,中國自身力量也必能戰而勝之。所以,在全民抗戰爆發之前數年間,梁漱溟依然潛心於他的鄉村建設試驗。
1936年訪問日本時與友人合影 (前左1為梁漱溟,3為朱經古,後左起為黎滌玄、黃明立、秦亦文)
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是一個農村社會,一切問題的根源要必歸於鄉村,隻有真正解決了鄉村問題,隻有農村獲得真正的恢複和重建,中國的其他問題才能獲得解決,政治、軍事、經濟實力才能獲得真正的加強,也才有力量抵禦包括日本在內的強鄰或帝國主義的入侵。
從日本可能對中國發動的進攻和中日兩國將要交戰的背景考慮,梁漱溟認為,悲觀主義和速勝論都要不得,日本一旦對中國發動進攻,其脫離本土的作戰決定著它不可能速戰速決,有力控製中國本土;而中國麵對日本的進攻,即便沒有全麵的、有力的抵抗,即便不能很快將日本帝國主義從中國趕出去,但中國以其廣袤的疆土和眾多的民眾作曠日持久的戰爭,以時間換空間,那麽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中國。為此,梁漱溟在抗戰爆發前提出兩項基本原則:一是必須依靠蘊藏在民眾中的“無限的兵力”,以民眾的力量彌補眼前不足的有限兵力;二是“不求摧敵於一朝”,樹立持久觀念,與日本軍隊作“持久戰”,爭取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