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勇說晚清

輯一 國故

字體:16+-

慈禧歸政記

如果從1861年“祺祥政變”開始算起,慈禧太後在大清王朝最高領導人這個位置上已經待了二十五年,盡管這個位置隻是“垂簾聽政”,並不是名正言順的最高領導人。然而一個女人,特別是一個失兒無女的寡婦,不論她對權力是怎樣地充滿興趣,二十五年的漫長歲月都會消磨掉這單調乏味的權力欲望。更何況,過去的二十五年,慈禧太後使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更準確地說,應該變化的都變了——向西方學習,踏上近代化的軌道,中國的發展大致上說來已經進入正軌;而不應該變化的都沒變——大清王朝還是滿洲貴族統治,不管漢人官僚擁有怎樣的權力,滿洲貴族集團的利益並沒有因為中國的發展而動搖。一個時代就這樣在中國曆史上確立下來了,這個時代不管誰是名義上的皇帝,誰又能不承認這個時代其實就是“慈禧太後時代”呢?一個年過半百的寡婦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太後的想法

1886年7月11日(清光緒十二年六月十日),滿打滿算年過半百的慈禧太後似乎失去了對權力的興致。這一天,慈禧太後在宮中召見小皇帝的親生父親,現在為大清國重臣的醇親王奕譞,還有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等滿洲貴族中的當家人;陪同慈禧太後召見的有年僅十五歲的小皇帝光緒帝。會議的主旨就是商量慈禧太後不再“垂簾聽政”,將大清國日常事務的處置權還給小皇帝。

根據《光緒朝東華錄》記載,當天會議之後發布的懿旨說,當年小皇帝即位時隻有三歲,實在太小,無法親政,大清王朝一切用人行政,王公大臣等不能無所秉承,所以那時不得已允準廷臣之請,“垂簾聽政”,並鄭重約定一旦小皇帝典學有成,即行親政。現在十二年過去了,小皇帝孜孜念典,德業日新,長大成人了,最近也能夠親自批閱奏章,論斷古今,剖決是非,權衡允當。這當然是國家之福,人民之福,所以慈禧太後在懿旨中表示有意借此機會卸任息肩,頤養天年。所以慈禧太後在會議中和懿旨中都鄭重且高興地宣布,她將遵守當年約定擇期歸政,請欽天監選擇吉期,於明年某個時刻舉行皇帝親政典禮。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