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修建/
哈市有名的尚都小區要評選一位“最佳居民”,準備予以重獎。小區的居民們積極踴躍地參與評選活動,大家紛紛地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候選人,並熱情地提出了許多評比建議,把持續一個多月的評選過程搞得熱烈而隆重。
最終的結果出來了,當選首屆小區“最佳居民”的是年近七旬的劉秀英老人。老人以無可爭議的高票當選的理由是什麽?居民們為什麽會將自己神聖的選票投給一位始終普普通通的老人?聞訊趕來的晚報記者經過數日的采訪,也沒有挖掘到老人特別的“業績”,隻是向人們展示了老人點點滴滴的瑣屑小事,而那些小事在一些人眼裏似乎根本算不了什麽,說白了,老人也隻不過是在生活中,沒有去做某些事情而已,比如——老人從來不在清潔工每天清掃小區之後,去拋棄垃圾袋。她總是趕在清潔工清理之前把垃圾袋係得好好的,放在小區的垃圾箱裏,從來不放在樓道口或單元門口,免得汙染了周圍的空氣。盡管有很多居民都習慣了那樣做,清潔工們也習慣了那樣挨家挨戶地去搜集垃圾。
老人從來不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晾曬衣物,雖然她就住在一樓,對著窗戶就能看到很多人晾曬的花花綠綠的東西,可她寧願多花一些時間,把衣物晾曬在自家那光照並不充裕的陽台上,也不去圖自己一時的方便。
老人從來不願意看到那些寵物狗在小區的草坪裏便溺,她常常手裏拿著方便袋在小區裏麵轉悠,看到有寵物的排泄物就彎腰拾起,走很遠一段路扔到公共廁所裏麵。不少牽著寵物溜達的人,看到她的舉動,漸漸地開始自覺地照看好自家的寶貝,不讓它們給自己丟臉。
老人從來不浪費一度電、一粒米、一滴水,她多次自豪地向鄰居們介紹自己的節水秘方,講自己怎樣用一盆水淘米、洗菜、刷碗、衝馬桶,每月的水費和電費都用到最節省的地步。不少人知道她節省得近乎“吝嗇”,卻很少知道她每年都要將省吃儉用節餘的錢,捐給素不相識的貧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