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修建/
那天,我去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看大學同窗曉薇。
車子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了四五小時,才把我帶到那個曉薇在信中描述得無限美麗的小鎮。到了她的學校,她正在上課,而且是連續的四節課。曉薇就讓我先到她家去休息一下。
我正疲憊著,聽明白了她指示的去她家的路,便向她要鑰匙。
她莞爾道:“去吧,我家沒鎖門。”
“沒鎖門?那你家裏有人?”我驚訝道。
“沒人啊,你放心地去吧。”上課鈴聲響了,曉薇趕緊走了。
曉薇怎麽搞的?家裏沒人也不鎖門,不怕……我疑惑不解地朝她家走去,沿路上又問了兩個熱心人,在他們的指點下,我順利地找到了曉薇的家。
輕輕一推,外邊那扇黑色的大鐵門“吱呀”一聲開了,往裏走,內屋的門也沒上鎖。
無須上鎖,難道這兒已達到了“路不拾遺”的文明程度?我心裏嘀咕著,打量起曉薇整潔、簡樸的小屋,屋裏除了兩個惹人注目的大書櫃,兩張硬木書桌外,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台十四寸的電視了。
曉薇上班不鎖門,難道僅僅是因為她的清貧?她是我們那屆同學中分配到最基層的一個,日子怎麽也該是最苦的了……曉薇回來時,笑著問我:“光臨寒舍有何感受?”
“是有點兒‘寒舍’的味道。曉薇,你丈夫在縣委宣傳部上班,你文筆那麽好,調到縣城該是沒多大問題吧?再說,總這樣兩地分居也不是辦法啊。”我關切地問道。
“我和愛人倒是都覺得這樣挺好的。”曉薇一臉的幸福。
正說著話,左鄰右舍聽說曉薇來了同學,紛紛送來吃的——鯰魚、香腸、鹹鴨蛋……還有一捆生菜、一碗雞蛋醬。笑迎那一張張親切的臉、那一句句暖暖的話,我感受著這裏的人們對曉薇的尊敬和關心,感受著人與人之間那濃鬱的親情。我不無羨慕道:“曉薇,你人緣真好,攤上這麽好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