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中國近代商業發展史,潮商張弼士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張弼士的一生,是19世紀末華人亦官亦商、權力與財富相結合的一個典型。由於受到荷屬殖民地統治者的青睞,張弼士由一個“賣豬仔”出身的小商人,在短短30年間成長為南洋首富;作為著名的愛國僑領,“客家八賢”之一,張弼士更是清朝的“紅頂商人”。
就官位而言,張弼士曾獲賜一品頂戴;就財力而言,張弼士資產達8 000萬兩白銀,而當時的大清國庫年收入也隻有7 000萬兩白銀,其可謂“富可敵國”。張弼士不僅留給後人天文數字般的財產,更以創張裕葡萄酒而傳世,留下一個令人敬仰的百年老店。而美國人稱他為“ 中國的洛克菲勒”,這可能是唯一獲得這樣稱呼的中國人。類似的隻有人稱“民國第一銀行家”的陳光甫,被美國人稱作“中國的摩根”。
楔 子
1858年盛夏時節的一天上午,在大埔通往汕頭的山路上,一隊青壯年男子正逶迤而行。這是一支下南洋的隊伍。這一年,大埔一帶遭災,下南洋成了很多鄉下人唯一的活路。
幾百年來,這條山路上不知走過多少支這樣的隊伍。這些下南洋的青壯男子,因為家貧買不起船票,幾乎全是以“賣豬仔”的形式賣身前往的。多少年來,這條山間小路,背負了多少望郎妹的希望,演繹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
眼前這支隊伍的最後,是一位清瘦高挑的年輕人,他一襲青灰長衫,肩挎簡單的藍花布包袱,雙目戀戀不舍地看著路兩旁的青山綠水。這個年輕人,就是大埔黃堂鄉的青年張弼士。張弼士的父親是山村教書先生,母親是普通村婦,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與別人不同,小張家中還不至於吃不上飯,他下南洋是為爭一口氣。
前幾天,小張到姑父家幫忙放牛。一次疏忽,他放的牛吃了別人田裏的秧苗,被人告到姑父家,姑父氣得對他又打又罵。張弼士說:“你不要太看不起人,將來我要混好了……”姑父卻挖苦他白日做夢,把張弼士氣得臉色發青。一氣之下,張弼士跑回了家,正好碰上一位在南洋經紀當鋪的鄉親來拜訪他父親,這是他父親從前的一位學生,現在在南洋混得還不錯。這讓一直為未來苦悶不已的張弼士一下子找到了希望:對呀,為什麽不下南洋?出去怎麽也比在家憋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