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法官看卷宗的習慣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直接看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有一審卷的直接看內卷,這樣比較容易掌握案情梗概和爭議焦點,從而知道這個案子的關鍵在哪,做到心中有數;有人喜歡先看檢察院的公訴卷,可以跳出局外評判檢察院起訴的罪名是否成立,相對於自己分析案情要輕鬆一些。而我喜歡按照卷宗的順序,從案發到現場勘察、偵查過程、搜集證據、抓捕、審訊、供述,一直到公訴,一本接一本看下去,這樣就好像在看一個故事,有起因,有發展,有承接轉折,情節的每一個發展都在預期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在這個過程裏,故事的主角展示出來的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犯罪,而是他的整個生活——他的童年、家庭、事業,他的喜怒哀樂、貪嗔妒怨。而我,隻是一個靜靜的旁觀者,從頭到尾都在。雖然在最初的時候,他們絕不曾想到自己的秘密將被我窺視——包括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在最終,我要來評判這一切的是非對錯,並決定他們的命運。這是我的工作,亦是我的使命。
由此我獲得了一種成就感,是當你覺得你在做的事情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候才會獲得的那種滿足。
但是不久後我就發現,這樣的成就感其實非常的狹隘。雖然我可以看到整個事情的由來和發展,旁觀前因與後果,但是所有我能做的,也隻是旁觀而已。——也就是說,我什麽也改變不了。我畢竟隻能看到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沒有機會身臨其境,挺身而出,成為英雄,或者烈士。當我出現的時候,這場故事已經成為了一個案件,有編號,有檔案,故事的主角們有的成了凶手,有的成了死者或被害人——一切已成定局。縱然我給出我的評價,也無法使時光倒流,起死回生。這個事實讓曾為此自命不凡的我感覺非常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