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平民曆史

牛的眼淚

字體:16+-

文 / 悠犁

我們是在上個世紀下半葉中國農村還處於社會主義集體所有製年代,從北京到內蒙古草原插隊落戶的,跟現在包產到戶,私有製複活時代的草原狀況不大一樣了。但我想隻要草原不消失,遊牧生活還存在下去,牛馬羊的命運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馬奔跑如飛靈活健美,是牧群當然無二的領袖、瀟灑的草原貴族;羊是財富、是食糧、是草原人溫暖的外套;牛雖其貌不揚,卻肩負重任,渾身上下都是寶。

記得初中時看過一本蘇聯小說,講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追求一個牛眼睛的女人,反複強調她的牛眼睛。我很奇怪,跟人說:“牛眼睛的女人是什麽樣呢,一定很難看吧?”人家告訴我:“不,牛的眼睛可漂亮了。”但我卻心存疑慮。等我到了草原以後,仔細端詳過牛以後,才發現牛的眼睛的確不尋常,圓鼓鼓的又大又亮,而且清一色飽滿的雙眼皮,潮潤潤的非常動人,宛如一汪汪深不可測的桃花潭水。隻可惜那身黑皮和長嘴臉破了相,使人很少注意到它的眼睛了。

我在看到牛的眼淚時被深深震動了。

草原上冬季以肉食為主,為了儲備大量肉食,每年十二月份人們開始屠宰牲口。選擇在最冷的日子是為了殺完之後能立即凍上,這樣凍硬的肉食才能儲存在蒙古包外麵的大長櫃子裏,就跟現在城裏人把鮮肉放到冷庫裏儲存一樣。殺羊那天都選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冷極了、冷極了。可這麽寒冷的日子草原卻像過節一樣熱鬧。

大家可能都看過著名美國男演員哈裏森·福特主演的電影《目擊者》吧,他為了躲避壞警察的追蹤,跑到一個少數民族的地方躲藏,在那裏幫助村人蓋房子。一戶人家蓋房子全村人幫忙,男女老少都出力,充滿了節日氣氛。草原也是這樣,因為殺羊越冬是個非常艱巨的勞動,一家很難獨立完成,大家齊心合力幫助一戶,一天就可以幹完了。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後天他家,輪流幹。靠這種淳樸的互助方式,輕輕鬆鬆就把各家的困難解決了。而且牧民們每天聚會,一起幹活又說又笑,分散的遊牧生活中難得有這樣的歡聚,零下三十度的嚴寒又算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