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減肥不轉彎

為何吃得少還長胖

字體:16+-

“醫生,我吃得真的很少,為什麽還長胖?”這是不少患者來門診時的開場白。吃得少還長胖,看似矛盾,但要減肥的你,必須了解三個真相。

真相一:食物的體積與能量不成正比

要想成功減肥,我們不但要關注吃了多少食物,更需要關注吃了多少熱量。有一個專業術語叫“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食品熱量和重量的比值,指每克或每100克食品中所含的能量。同樣吃200千卡熱量的食品,五花肉隻夠吃兩口,吃花生醬僅僅兩小勺,鍋巴更是隻有小小一包,可見五花肉、花生醬、鍋巴都是能量密度的“大戶人家”。同樣200千卡,如果你換成是低能量密度的食品,比如換成兩個大蘋果夠不夠吃?土豆一碗管不管飽?芹菜來上一大捆恐怕一天都吃不完吧!這些低脂肪、高水分、低能量密度食物,才是讓你既能吃飽又能減肥的法寶。

什麽樣的食物能量密度低呢?一般而言,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食物的能量密度更低一些。比如新鮮蔬菜、水果、薯類、酸奶、牛奶的能量密度更低。同類食物也適用這個規律,比如:

菠菜、芹菜、黃瓜、西紅柿、冬瓜、西葫蘆含水量高,它們的能量密度要低於豆角、胡蘿卜、西藍花;

豆製品中豆腐的能量密度要低於豆腐幹、豆皮、腐竹;

牛奶的能量密度要低於奶酪;

牛肉的能量密度要低於牛肉幹;

蒸白薯的能量密度要低於白薯幹;

低脂、脫脂奶製品的能量密度要低於全脂奶;

裏脊肉的能量密度要低於五花肉;

牛腱子的能量密度要低於牛腩;

雞胸肉的能量密度低於雞翅。

現在你會選擇低能量密度的食物了吧!

真相二:零食的能量並不比正餐少

有些患者自己感覺吃得少,是因為不吃正餐,但在反複追問下會發現,他們會用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零食充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