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醫生說你可以沮喪,就算哭出來也沒關係

“不想活了”的念頭背後隱藏著“想活下去”的欲望

字體:16+-

我曾經給一位年輕的患者看診,他讓我印象很深刻。

這位少年初中的時候隻要稍微讀一點書就能考到好成績,所以備受期待。

他升上的高中也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公立學校。

然而,他因為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而疏於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好不容易才高中畢業,而且考大學的時候也不順利,已經確定要重考第二次。

剛好在這個時候,他出現提不起勁、沒辦法去補習班的症狀,所以開始來我的診所報到。

剛開始來就診的時候,他一直說一些“我是個重考兩次的廢渣”“自己根本沒有活著的價值”之類的自我否定句。

雖然我想告訴他,他身上其實有很多優點,但是他說:“醫生說這種同情的話,反而讓我更不願意活著。”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割腕的症狀。

我很了解重考生的孤獨,而且這位患者告訴我:“其他的大人都很偽善,讓人無法信任,但是醫生你不一樣。跟你說話,我的心情會比較輕鬆。”所以我請他隔周來就診一次。

然而,憂鬱症的症狀遲遲沒有改善,患者過了九個月仍然不改絕望的心情。

我一心想著“希望他不要想不開”,拚命說服他,抱著“總之先讓他活兩周”的心情谘商。

然而,我自己終於筋疲力盡了。

有一個瞬間,我說出真心話:“我不否定你絕望的心情,可是你到底為什麽不願意好好活著呢?”

當時,患者稍微想了一下才說:

“其實我爸爸本來就很會讀書,也非常優秀,直到我12歲,他都經常陪著我和弟弟。等我們睡著之後,半夜十二點到三點那段時間,他都在自己的房間裏加班。

“爸爸真的很厲害……

“有一次,我們聊到三島由紀夫。

“爸爸說:‘我沒有勇氣像三島由紀夫那樣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