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讀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到底是寫給他妻子的,還是寫給朋友的,學界有很多爭論,我們不做過深的探討了。我隻想說,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單純從這首詩的語氣來看,我覺得應該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一開始拋進來的就是一個問題,可是這個問題詩人不知道怎麽回答。對於一個在外麵漂泊的人來講,他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可以回去。他感受到的是背後的命運抓著他的那種無力感。他確定不了自己的行程,確定不了歸期。“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當我們離開家,獨自一人上路之後,慢慢就會發現,自己就像一隻在水麵上漂浮的小船。可是這個船到底要往哪裏去,我們其實並不清楚。
“巴山夜雨漲秋池”,一個人的晚上,隻能聽雨滴一點點地落下,聽著外麵的雨一點一點地漲起來。可是他寫的不是雨本身,他寫的是情緒一點一點地漲起來。他的失落一點一點漲起來,他的惆悵一點一點漲起來,就像外麵下著的雨一樣。在這一句裏,我們發現時間的流速變慢了。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以前的蠟燭燒的時間長了之後,會結燈花,為了讓它更亮一點,需要拿剪刀把燈花剪掉。什麽時候兩個人能坐在燭光下麵說說話呢?回過頭去說說當初我一個人在異鄉聽雨的那個晚上。我們講過杜甫的《月夜》,你會發現《夜雨寄北》的最後兩句和杜甫的《月夜》很像:“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其實隻是一種想象,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徐德泓說:“翻從他日而話今宵,則此羈情不寫而自深矣。”(《李義山詩疏》)
我們會發現,中國古典詩詞裏的時間,很多時候並不是客觀的物理時間。“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隻為一人長。”(白居易《燕子樓三首·其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李益《宮怨》)這些都是各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