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盜墓圖誌

昭陵墓內的《蘭亭集序》之爭

字體:16+-

當時與溫韜一同盜陵的還有涇陽鎮將侯莫威,史稱其“與溫韜同剽唐氏諸陵,大貯瑰異之物”。侯莫威的全部盜陵所得,因其被殺,被永平軍節度使張筠攫取。溫韜所盜的圖書,在他及兒子們死後則歸其外甥鄭玄素所有。鄭玄素,京兆人,薈萃有古書千卷,內有鍾、王法帖,就是從他的舅舅溫韜的遺留中得來的。

如前所述,“鍾、王筆跡”,或鍾、王法帖,其實指的就是三國時魏國的大書法家鍾繇的書法作品和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等。

當今的人都知道,出身於臨沂世族的王羲之,他的官也曾做得不小,任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然而,他的官位似乎遠不及他的書法名氣大。從小愛好書法,為人坦率、不拘禮節的他,吸取魏晉書法之長,推陳出新,創造出獨特的風格,楷、行、草書無一不精,終達“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造化。就連梁武帝也說他作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故曆代寶之,永以為訓”,人們終於送了他一個“書聖”的號。他的文學成就也很高,能詩善賦,尤長散文,《蘭亭集序》即為其代表作。

王羲之墓

《蘭亭集序》本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背景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當時的名流孫統、孫綽、謝安、支遁等41人,宴集於會稽山陰的蘭亭(今浙江紹興市郊)。與會的人飲酒賦詩37首,並聚詩成集。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繭紙上為詩集寫了這篇序,記下了宴會盛況和觀感。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妙。文章通篇著眼“死生”二字,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盛行的“一生死”“齊彭殤”的老莊哲學觀點進行了批判,在悲傷感慨中透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

我們在此特予以原文全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