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盜墓圖誌

楊廣之墓的厄運

字體:16+-

生性驕奢**逸的隋煬帝楊廣,在草草地“薄葬”了自己的父皇——隋文帝楊堅之後,登上大隋天子的寶座,登基還沒有幾日,便著手進行遷都洛陽的浩繁工程。

東周王城複原圖,全城共11座城門,除南麵兩門外,其餘三麵各有城門三座。

天生花柳性格,唯抱“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莫蹉跎”思想的隋煬帝楊廣,大概沒有想什麽自己的身後之事,沒有任何要為自己修築一處豪華皇陵以供升天之後享用的動機。大隋的史書上,沒有一星半點兒這方麵的記錄。也許,聰明的他參透人生生死來去無牽掛的道理了。盡管自隋伊始,也就是說,從他父親楊堅開始,就恢複了秦漢的封土為墳的陵寢製度,而他隋煬帝所做的,恰恰是對這一製度的反叛。繼位之初,他沒有為自己擇陵封土,圈地建陵,而是大膽地實施隻顧眼前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舉措。

604年十一月,隋煬帝親自駕臨洛陽,對洛河、伊河、瀍水三河流域進行全麵考察,並開始征調數十萬成年男子挖掘溝通上洛的“護城河”,用以設置關卡加強對未來都城的防衛。“護城河”實為一道長無邊際的壕溝,從龍門始,向東連接長平、汲郡,抵達臨清關,渡過黃河以後,再延至浚儀、襄城,最後通向上洛。

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名正言順,隋煬帝特意下詔以說明自己這一不同尋常舉措的理由。詔令說:

天道演變化成,陰陽因而有消有長;治國有因襲舊製與創立新法的不同,人民因而順從和諧。假若上天的旨意一成不變,推演變化怎麽能形成一年四季?人世間各種事情如果絲毫不變,處理政務怎麽能管好千家萬戶?《周易》不是說過嗎?“事情不斷變化,使人民不懈怠”,“變化就能通暢,通暢就能持久”,“有道德就能長久,有功業就能壯大”。朕又聽說過,安置得舒適然後能遷移,人民生活因此而發生大的變化。所以,姬氏建立了周朝的兩個國都,是依循了新王的旨意;殷人五次遷都,完成了湯王開創的事業。如果不依靠人力,順遂天意,使功業顯現在變革中,那麽,愛民治國的人能不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