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朝定居指南(2022版)

遍插茱萸少一人,此人正在射菊花 【重陽】

字體:16+-

又到一年九月九,穿越大軍滿街走。

“重陽節”近幾年在我國又稍稍受到了些重視,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很多人的觀念裏,九月九日“重陽節”又是“敬老節”或“老人節”,似乎這一天大家的主要過節方式就是回家陪父母。不過您要是穿越到唐朝,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唐朝的“重陽節”跟老年人沒什麽特殊關係,它的代表性標誌是登高、**和茱萸。這三項裏我們先體驗哪一項呢?您最想知道的是什麽?啊?最想知道唐朝人在過重陽節的時候吃啥?

吃……好吧,帶穿越團到現在,對我大吃貨國的國民性早就習以為常了。咱們就先去嚐嚐這一天的特色食物。

您看現在麵前擺著的這些點心,大都是熱氣騰騰剛上鍋蒸出來的。這一塊灰綠色的米糕叫“蓬餌”,漢代就有這種節令食物了。它是用“蓬草”(一種菊科植物,有香氣)和磨成粉的黍米拌在一起蒸製的。漢魏時,用米粉蒸的固體食物叫“餌”,用麥粉(麵粉)蒸的叫“餅”。重陽節正值深秋,各類菊科植物茂盛爭豔,所以采一些清香的蓬草來做“蓬餌”或者“蓬餅”正合時令。

菊科植物裏最著名的是**,唐朝人也采**瓣來做吃食,主要是釀酒。在重陽節這天把**和黍米一起封壇投曲,要釀上一整年,第二年重陽節開壇飲“**酒”,芬芳微苦,別有詩意。除此之外,**也能做糕,您看旁邊這個糕麵上能看見一絲絲花瓣的就是“**糕”了。還有麻葛糕、米錦糕等種種名目,都是蒸食。

您問為什麽全是糕啊?您忘了嗎,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登高”,而“高”和“糕”同音,所以這天人們都湊趣隻吃糕類食物,它們也有一個統稱,幹脆就叫“重陽糕”。

別挑三揀四的了,有得吃就不錯。您看那邊那位叫袁師德的,愁眉苦臉袖手看著別人吃,自己一塊都不敢動,為什麽?打聽一下,原來他父親叫“袁高”,唐朝人有嚴格的“避諱”習慣,父母的名字自己是絕對不能叫出口寫出來的,還要以各種方式表示尊敬。就因為“高”和“糕”同音,這位袁師德君就不好意思吃糕,每年九月九日要生生餓一天。(1)相比之下,您能大口吞咽重陽糕是多麽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