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春天,北方草原上,還是一片蕭瑟。上天似乎並沒有因遼國前一年打了勝仗,而對它格外青睞。
但天氣再怎麽寒冷,依然冷卻不了契丹人火熱的心。打了勝仗的遼國,舉國沉浸在一片歡愉中,即使此時正值隆冬,部眾們的喜悅依然溢於言表。
這個時令,中原王朝講究過年,契丹人早先沒有過春節的習俗。每年到了這個季節,他們除了偶爾外出打獵,便隻待在家裏避寒。後來,那些到了遼國的漢人,每年這時候都開始過年,舉行一些慶祝活動。慢慢地,遼國也受到了影響,便有人效仿漢人,營造起了過年的氛圍。
遼國統治者沒有過分幹預這些事。遼景宗時代,對漢人的很多生活方式也極為推崇。
這就形成了一種趨勢:漢文化不斷地滲透到遼國人的生活生產中。
當然,盡管受到漢文化影響,但契丹人還是堅持著他們原先的很多習俗。春天,等到暖和了,按照四時捺缽(1)的製度,皇帝還是會去炭山進行春捺缽。
隻是這段時間,天氣冷,很多人都在家裏避寒,享受一年來難得的安靜生活。相信過不了多久,遼國還會向外發動戰爭,到時家人就會分離,出去征戰。
但對契丹人來說,長期在家裏閑居,也非長久之計。畢竟契丹人本身就是馬上的民族,彪悍好戰、粗放豪邁是他們的本性。
即使是皇帝遼聖宗,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也有些待不住了。雖然他也讀書、處理政務,可走動的地方僅限於斡魯朵(2)。
整個冬天,遼聖宗除了給蕭太後請安,接受身邊諸如女真、室韋等部落的朝貢,也就是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政事,再無事可幹。
其實,此時的遼聖宗已三十二歲,自幼飽讀詩書,是個手段高明的國君,完全有能力執掌國家,但因為這些年來,國家大事一直由長於行政的蕭太後攝政,遼聖宗也就成了清閑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