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質疑孔子的人來了!
衛國的一個大夫叫公孫朝。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哪兒來的呀,沒聽說他上過什麽大學呀,他有啥學曆啊。
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文武之道”指的是文王、武王之道。
他們學的都是周朝的文王、武王之道,這是五百年前的事。公孫朝的疑問就是,五百年前的事,孔子憑什麽說自己知道呢,有什麽證據證明他真的知道。
子貢說,文王、武王之道,雖然是五百年前的,但是它並沒有失傳,它一代一代地影響在人的身上。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運氣好,碰到厲害的老師,比如老子這樣的老師,跟他求教,就能學到大道。如果遇到了師襄子,能夠向他學習擊磬,學一點小手藝。所以,遇到大人物,學大道,遇到小人物,學小道。孔子最大的特點是好學、愛學。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這些大人物、小人物身上所傳承的,不都是從文武之道而來的嗎,夫子為什麽不能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為什麽非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師說》裏就提到“聖人無常師”。
孔子開風氣之先,他沒有固定的老師,他是各處問教,誰能給他啟發,誰就是他的老師。“子入太廟,每事問”,連進太廟這樣的事情,他都能變成學習的機會。
孔子為什麽能把五百年前的文化傳承下來?因為雖然已經過了五百年,但是人們的困惑沒有變,問題沒變,正道自然也就沒有變。
能夠解決問題的正道是亙古不變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孔子和周文王、周武王時期所麵臨的苦惱是一致的。他通過對傳統文化和禮儀的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向他人求教,總結出一條能夠讓華夏文明繼續延續下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