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季氏旅於泰山:“祭泰山”的哲學悖論

字體:1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林放第二次出場了。

這段話的背景是季氏又僭越了。季氏特別喜歡做隻有國君才能幹的事,心裏總癢癢,總是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抬高到國君的位置。

中國曆史上,祭祀泰山是天子、公侯的專利,如秦始皇、漢武帝就曾到泰山封禪。而季氏作為一個小小的貴族,竟跑去祭祀泰山,孔子絕對沒法接受。

孔子就對冉有說:“你不能勸勸他嗎?”

冉有是孔子的學生中官做得最大的一個,他是季氏的家宰,是當時平民能做的最大的官了。再比他高的,就是貴族了。除了冉有之外,子路的官也做得很大。

孔子對冉有說話的時候,用的是“救”這個字。他說:季氏在做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錯事,你不救救他嗎?你能不能勸勸他,讓他別去?

冉有說不能,這事勸不了,季氏心裏已經打定主意了。

孔子說:“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對於這句話,又產生了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季氏這次去祭祀泰山,是林放出的主意,因為林放是季氏家裏掌管禮樂的官員。孔子說:“你們為什麽要聽林放的,難道不尊重一下泰山嗎?”

這種責備林放的解釋在邏輯上是不合理的,因為前文孔子剛表揚過林放,在這裏突然又譴責林放,這種理解說不過去。

我比較認可第二種解釋。孔子認為林放是一個好的標杆:你們去討好泰山,覺得這樣祭泰山是有用的,難道泰山的境界還不如林放嗎?連林放都知道禮的本質是什麽,泰山會接受這樣不合禮法的祭祀嗎?

這個解釋就忽略了是不是林放出的主意。林放是魯國通曉禮儀的人,孔子把林放當作一個禮的標準,借他來做對比。連林放都不能夠接受這樣僭越的行為,何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