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舉直錯諸枉:領導者如何選拔人才

字體:16+-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直錯諸枉”,這句話在《論語》中出現了很多次。

“舉枉錯諸直”中的“舉”和“錯”,和我們現在理解的“舉措”是否能完全對應得上,還無法確定,但我覺得可能是有一定關係的。

魯哀公是國君,他問孔子,怎麽做老百姓才能真正服自己。孔子回答他:“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直”指的是正直的人。你把正直的人推舉上來,讓人們看到這些真正能幹的好人被提拔起來,這時候則民服。

“枉”就是不正直的人。提拔不正直的人,老百姓自然就不服。

把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把不正直的人打壓下去,老百姓就願意服你,因為老百姓看國君的價值觀,就是看他用什麽樣的人。如果國君總是重用那些不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服了。

曆史上有諸多類似的教訓。比如宋徽宗最喜歡的是蔡京、蔡卞兄弟倆,老百姓最喜歡的是蘇軾、蘇轍兄弟倆,但是宋徽宗就是不喜歡蘇軾、蘇轍。於是,蔡氏兄弟的地位越來越高,蘇軾的地位越來越低,被貶到海南島……老百姓自然不服,覺得這個政權是有問題的。

這裏又涉及對幹部考察的問題,如何考察官員,自古都是一個難題。

位高之人,常常禁不住別人的揣摩和誘導。按理說,能當上皇帝的人不至於太笨,但是一旦他坐到那個位子上了,下麵難免會有一些人天天研究如何討好皇帝,如何讓皇帝高興,怎樣讓皇帝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很棒。皇帝慢慢地就會被誤導,以為那些迎合自己的人對自己的話非常重視,工作又有能力,就很容易看走眼。

當一個領導者開始自我膨脹,注重麵子,愛拉幫結派時,就很容易“舉枉錯諸直”。因為他在做每件事的時候,考慮的不是這件事對老百姓好不好,對大家共同的願景好不好,而是把自己小團隊的利益和個人的麵子、權力放在第一位。這樣一來,他所提拔起來的人就會很糟糕,會諂媚,會欺上瞞下,會拉幫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