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問孔子什麽叫孝,孔子說:“色難!”也就是說,和顏悅色是最難的一件事。
孔子的意思是,我們在對待老人的時候,保持和顏悅色是非常難的。與之相對的是,對待小孩子,我們可以說是“色易”。比如,作為父母,你照顧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表情會很溫柔,態度會很溫和,你會讚歎“寶貝真棒,真可愛”。
我琢磨了原因,其實很簡單——小孩子很萌,能給人帶來希望,大人照顧孩子,孩子會一天比一天更好。而老人有時候會給我們帶來失望,不論我們如何精心照顧,按照生命的規律,誰也逃不開生老病死,老人還是會越來越衰弱,行動不便,記憶退化。
孔夫子說的“色難”,到底有多難?
真的是很難。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老父親指著一隻鳥兒問兒子:“那是什麽呀?”兒子漫不經心地說:“那是一隻麻雀。”過了一會兒,老父親又問“那是什麽呀”,兒子又回答說“那是一隻麻雀”。第三次,父親又問,兒子越來越不耐煩,告訴父親:“麻雀,麻雀,麻雀!”
後來,父親拿給兒子一個日記本,日記本裏記錄著兒子小時候的事情。三歲的時候,兒子也問:“爸爸,那是什麽呀?”爸爸溫柔地對兒子說:“那是一朵花。”兒子問了七遍,爸爸回答了七遍。
孩子問我們一個問題,無論多少遍,我們都很有耐心地解釋,但是人老了以後,問個兩三遍,人們就開始不耐煩了。
我看過這樣一段文字,大意是,在培養和挑選護士的過程中,老師讓大家回答一個問題:有一個病患失去了語言能力,有時候會有暴力傾向,無法控製大小便,沒有自主行動的能力,有時候能夠爬,但是不能走路,請問你應該怎麽照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