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素的故事

尾聲

字體:16+-

居裏夫婦在那偉大的元素發現者行列裏,乃是最後兩個。

的確,在釙和鐳以後還發現了幾種稀有元素,和它們在周期表中的鄰居相似,但這些新發現已經沒有什麽值得驚訝的了。

今天,周期表裏除了二三處不重要的空白,已經完全填滿了。現在我們知道世界上大約有92種元素。模仿自然,有時還能超過自然的化學家們利用數目不多的這些元素,就能創造出以萬計,甚至百萬計的形形色色的複合物質。

但是就今天的科學來說,元素已經不是物質分解的極限。自從居裏夫婦的偉大發現以來,大家已經看出還可以前進一步,把元素本身也加以分解。

分解成什麽呢?

分解成“原始的”物質——構成一切元素的原子的一些帶有電荷的微粒。

你們還記得門捷列夫曾經論證一切元素裏存在著親緣關係嗎?

當時人們還不明白存在這種親緣關係的原因。可是現在,這個原因找到了。一切元素——最輕的氫也好,很“懶”的氬也好,“烈性”的鈉也好,“高貴”的金也好,有放射性的鐳也好——無一例外,全是由同一的幾種微粒所構成的。這些微粒名叫質子、中子和電子,質子和中子形成一切化學元素原子的原子核,電子則圍繞著原子核旋轉,形成幾層帶電的殼,把核包在裏麵。

我們今日的研究家會從元素裏“剜出”這種原始微粒來,甚至還會用它們來編成新的組合,這樣就人為地把一種元素變成了另一種元素。例如,物理學家已能用氮來製氫,用鋁來製碳,用水銀來製黃金。誠然,他們目前還不能大量製造人造元素(書中內容因存在時代限製,截至目前已有15種人造元素了——編者注)。目前在元素的分解和轉變中提到的分量,隻不過是幾十億分之幾克罷了。

可是要知道這隻是事情的開頭,打開自然王國的鑰匙已經為我們所掌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很有可能,隨便用一塊泥土把無論哪一種元素或複合物質製造出來。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