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恩情,一邊是親情,真讓我左右為難
?
晚唐時期,洛陽龍門香山,退休後的白居易與幾個朋友一起喝酒,談及大唐詩壇,人才匱乏,今非昔比,早已沒有了當年的輝煌氣象,不禁唏噓不已。
朋友說:“不過,最近出了個叫李商隱的,風頭正勁,佳作頻出,頗有領袖詩壇的氣勢,白老可曾聽說?”
白居易說:“有所耳聞,隻是不曾讀過他的作品。”
那人當即拿出幾份詩稿,請白居易過目:“您看看,寫得確實不錯。”
白居易放下酒杯,眯著眼睛一首首看,起初還不太經意,看著看著,表情逐漸凝重起來。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讀著這些才華橫溢的佳句,白居易不禁拍案叫絕:“太好了!李白、杜甫當年也不過如此,我大唐詩壇後繼有人了!”
興奮之下,白居易連喝了幾杯酒,說了一句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話:“我死後,得為爾兒足矣。” 意思是,我死後能托生成你的兒子就知足了。
論年齡,白居易比李商隱足足大四十歲;論地位,白居易是退休官員,公認的詩壇大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一方麵是喝多了,但另一方麵,也說明他對李商隱詩歌的極度喜愛。在白居易心目中,李商隱就是晚唐詩壇的王者,無人能及。
沒有人否認李商隱的才華,但是,整個文壇對李商隱的人品,評價極低。
《舊唐書》中說李商隱:“俱無持操,恃才詭激,為當塗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
《舊唐書》中還說:“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
《唐才子傳》中說:“忘家恩,放利偷合。士流嗤謫商隱,以為詭薄無行,共排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