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麵的所有內容都是在訓練你、武裝你,那麽本節的內容開始教你怎麽打仗。
當你和你的孩子說話時,你是誰?
我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呀!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身份,我們何必費勁巴拉地了解和掌握那麽多關於親子溝通的知識,我們憑什麽要追著孩子的屁股後麵噓寒問暖喂飯喂水喂藥哄睡洗澡,我們又怎麽會整天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身心安全之類的事情擔驚受怕,我們大可以把這個重擔丟給別人,讓他們來受這份罪吧!
我能理解這份心情,但爸爸媽媽這個角色實在是不夠酷,至少在孩子的眼中,這兩個角色跟酷完全背道而馳。我不是否認父母的辛苦,但我們現在的目的是什麽呢?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打開他們的小心扉,而單純依靠父母這個身份會讓孩子的小心扉瞬間加上一把防盜鎖。
如果我們想得到最棒的溝通效果,可能需要換一個更加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角色。不是讓你穿奇怪的服裝或者念羞恥感爆棚的動畫台詞,而是首先要記住:無論你是誰,你最好不是你。
扮演父母是最累的,脫離父母的角色,就脫離了責任、擔憂、拘謹,才能讓你做最好的自己。
注意我的用詞——扮演。從這個環節開始,你要試著把自己身上的角色都視作自己扮演的一部分,包括原生的身份——父母。
你不是天生就喜歡當父母的吧?你不是在任何人麵前都是用父母的那一套在說話吧?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在你的孩子麵前嚐試著脫離父母這個角色呢?
很多優秀的父母會和孩子像最好的朋友一樣相處,每當聽到這個的時候我很羨慕這個家庭的孩子。很不幸的是,前幾年的育兒經裏太把這句話奉為圭臬了,於是有無數的父母跳出來說:“我打算和我的孩子像朋友那樣相處,不,實際上我們已經像朋友那麽相處了,對不對,小寶貝?爸爸媽媽是不是你世界上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