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政績如何呢?我從四個角度來講。
第一個角度:經濟狀況。武則天時期的經濟狀況,是經濟發展與民戶逃亡並存。咱們今天談經濟發展,特別關注GDP,古代沒有GDP,但是也有兩個重要的參數,一個是人口數字,一個是糧食儲備。根據《唐會要》對戶口數的記載,永徽三年(652年),也就是武則天當皇後的前兩年,全國共有三百八十萬戶,而到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全國戶數已經增加到六百一十五萬戶,五十三年之間戶數增長了近一倍,這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也是不多見的。再來看糧食儲備情況。同樣據《唐會要》記載,武則天退位的前一年,也就是長安四年(704年),一位官員在給武則天的上書中說:“神都帑藏儲粟,積年充實。”充實到什麽程度呢?一個考古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1971年,在洛陽發掘出了唐朝含嘉倉的遺址,這個倉庫裏有兩百九十個儲藏糧食的洞窟,每一個洞窟能夠儲存五十多萬斤糧食。也就是說,這個倉庫充實起來之後,總共容納的糧食數量是七萬兩千五百噸,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通過這兩個數字可以說,武則天統治時期,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但是,特別矛盾的是,武則天時期也恰恰是均田製開始瓦解、逃戶問題非常嚴重的時期。什麽是逃戶呢?逃戶是指脫離了戶籍的老百姓。什麽是均田製呢?大家可千萬不要以為均田製就是國家平均分配土地,均田製的真實含義是國家把荒地分給老百姓,同時通過戶籍製度把老百姓牢牢地控製在土地上,不許他們遷移,讓他們繳納賦稅,為國家提供兵役和勞役。這個製度從北魏開始實施,到武則天時期已經明顯不適應經濟的發展了,所以許多老百姓就開始脫離戶籍,離開家鄉到其他地方去開荒種地,或者到城市謀生。我們固然可以說均田製瓦解、逃戶出現從根本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在當時,它畢竟引起了政府收入的減少和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加。武則天時期所謂的“劍南逋逃,中原亡命”,很大程度上都和逃戶有關。所以說,當我們講到武則天統治下經濟發展狀況時,我們的心中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