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往往取得了一丁點兒成就,就會飄飄然,甚至連一些大賢大德都不例外,更不要說馮小寶這樣一個沒什麽底蘊的市井小混混了。他很快就忘乎所以了,一次次地犯錯誤。他都犯了什麽錯誤呢?歸結起來一共有三類。
第一類錯誤:小人得誌,驕橫跋扈。從他當了麵首,就開始犯這類錯誤。馮小寶當了和尚以後,就得住在寺裏,他覺得寺裏悶得慌,太寂寞,不甘心,怎麽辦呢?他就私自剃度了好多小流氓當和尚,每天也不在寺裏念經,而是跑到街上去,騎著高頭大馬,在洛陽城裏橫衝直撞,路上的行人紛紛躲避。誰要是躲得不夠及時,馬上就被他們打得頭破血流。然後,他們把人扔在路邊,揚長而去,根本不管別人死活。看到道士,馮小寶更是分外眼紅,一定要把人家抓過來,剃光頭發,陪他一起當和尚,有時候連道教的高級人物也不能幸免。當時有一位著名的道士,叫作侯尊,是弘道觀的觀主,有一次不小心被馮小寶看見了。馮小寶才不管他是誰,馬上把他拉進寺裏去,強迫他當了好幾年的和尚,直到馮小寶死後,這人才出來,重新蓄發當道士。
馮小寶對官員也挺不客氣的。當時有一位禦史看不過他的所作所為,多次依法彈劾他,馮小寶一怒之下,把這個人堵在路上,打了個半死。這類為非作歹的事情幹多了,有時候也會碰釘子。有一天,馮小寶帶著自己的一幫嘍囉進宮,在門口遇到了宰相蘇良嗣。馮小寶驕橫慣了,覺得他是寵兒啊,他得先進門啊,根本沒把蘇良嗣放在眼裏。要知道,唐代的宰相非常威風,號稱“禮絕百僚”,哪裏容得下一個男寵如此無禮!蘇良嗣勃然大怒,當即叫左右把馮小寶揪過來,劈頭蓋臉一頓暴打,把馮小寶打得滿地找牙。馮小寶自從進宮,哪裏受過這種委屈啊,跑到武則天麵前哭訴,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沒想到武則天心裏非常明白,公私分得很清,摸著馮小寶的光頭說:“孩子你記住,北門才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理政的地方,你沒事到那裏闖什麽禍呢?”當然,能夠這樣跟馮小寶叫板的人少之又少,特別是隨著馮小寶地位的提高,宰相也奈何他不得。在出征突厥期間,李昭德以宰相的身份充當馮小寶的幕僚,因為一言不合,馮小寶揮拳便打,李昭德那麽有性格,這時候也隻能惶懼求饒,可見馮小寶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