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曆元年(698年)三月,武則天托言廬陵王有病,派人將他一家接回洛陽,整個行程高度保密,滴水不漏,連狄仁傑都不知道。有一天,狄仁傑奉旨進宮,武則天主動跟他提起了廬陵王。狄仁傑又是一通慷慨陳詞,一定得接回廬陵王。武則天微微一笑:“既然你那麽思念廬陵王,那我把他還給你得了。”然後指著一個簾子,說,“你看那是誰?”這時候簾子拉開了,狄仁傑一看,這不就是那個十多年前心浮氣躁的年輕皇帝嗎?現在已經像個小老頭了。狄仁傑忍不住老淚縱橫,跪倒在地。那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天下人都知道廬陵王回到洛陽了。武承嗣終於明白自己是沒有希望了。這麽多年的努力一下子成為泡影,落選了,還怎麽玩兒呀?武承嗣受不了這個打擊,積鬱成疾,怏怏而死了。
我們總結一下,武則天為什麽回心轉意,最終決定立自己的兒子當繼承人呢?我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立子符合武則天的長遠利益。就像狄仁傑、李昭德等人反複分析的那樣,如果立兒子做繼承人,既符合繼承傳統,又順應了母子親情,而且死後還能夠永遠得到祭祀,可以說是生死俱榮。如果立侄子呢?恐怕自己百年之後,兒子首先就要被斬草除根。而且,就算是甘願斷子絕孫,自己恐怕也無法在侄子們的祭祀體係中占據一席之地。試想,如果讓小武當了皇帝,那麽被祭祀的首先就是武承嗣的父親。當年,為了多分家產,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曾經給了年幼的武則天多少白眼啊。後來她當了皇後,還想報仇雪恨,要把老武除掉呢。如今,難道能讓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江山輾轉落到他的手中?
第二,立子是人心所向。反對武則天當皇帝的大臣固然已經都被酷吏殺死了,剩下的這些大臣確實都不反對武則天當皇帝,但是,不反對武則天,並不意味著不反對武則天的侄子當皇帝。事實上,這些大臣認可武則天的一個基本前提,正是武則天最後會把政權交給兒子。不僅大臣這樣想,老百姓也這樣想,中央、地方一條心啊。唐朝前三位皇帝都算勵精圖治,給老百姓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按當時的說法,叫“未厭唐德”。因此,武則天取代李唐,也就算不上替天行道,隻能說是能幹的主婦代行家長職責。可是,按照一般的倫理觀念,一個寡婦從丈夫的手裏接過家門鑰匙,替自己的兒子主持生活,怎麽能夠轉手就把鑰匙塞給娘家人,讓他們來繼承家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