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新疆,一切都讓我覺得新奇和讚歎,在茫茫戈壁上看長河落日、大漠孤煙,那是我過去隻在小說和詩歌裏想象過的意境。到新疆半個月後,我們出發到喀納斯湖拍大紅魚,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拍攝如此奇幻的題材。
很多旅遊愛好者應該都聽說過,喀納斯湖出現過一種體形巨大的魚的傳說,當地人管它叫大紅魚。關於大紅魚的故事流傳甚廣,幾十年來,無數科考隊的專業人員,帶著專業設備,帶著揭開“喀納斯大紅魚神秘麵紗”的夢想來到喀納斯,但他們在湖邊守候了很久,結果都是無功而返,誰也沒有揭開過大紅魚的真麵目。和那些專業科考人員比起來,我們就像一幫草寇,雖然隻有電視台的攝錄設備,但還是帶著無限的期待,去到喀納斯湖。我們很清楚,對於《西域風情》這部紀錄片來說,記錄關於喀納斯湖大紅魚的傳說是不可缺少的章節,我們隻是需要記錄一個行程,記錄這裏的人們關於大紅魚的講述,我們並沒有期待能真的拍到大紅魚。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新疆的開發程度還很低,旅遊業也並不發達,聽說過喀納斯湖的人也不像現在這麽多。要上喀納斯,頭一天必須住到布爾津縣。我們在縣委招待所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向喀納斯進發了。我記得從我們住的招待所到喀納斯,直線距離是九十多千米,沒想到的是,那一路足足開了十一個鍾頭。我們當時開著的是兩輛豐田4500越野車,車是好車不說,兩個司機也很厲害。他們都是中科院新疆分院的老駕駛員,一個叫劉新生,一路上跟我關係特別好;另一個叫餘建設,都四十多歲了,都是有近二十年駕齡的老司機,其中老餘當年還給彭加木開過車。
一九八〇年,彭加木在羅布泊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時意外失蹤,留下了很多版本的神秘傳說,吸引了很多人去追尋真相,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疆還有“尋找彭加木”的科考活動,隻不過後來那些活動更多的隻具有象征意義了。一路上,我們一沒事兒就逗老餘,問他是怎麽把彭加木給弄丟的,老餘每次都特別氣憤地說:“我說過一百遍了,我是給彭加木開過車,但彭加木丟的那次不是我開的車,他的失蹤跟我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