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魏末隋朝初,有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叫作李士謙,雖然他家裏有很多的財富,但是他自己過得十分儉樸,把幫助別人當作是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的生活,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品行高尚的人。
他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為了嚴格要求自己,也為了祭奠父親,他從不吃肉喝酒。當家族裏的人來李士謙的家裏吃飯,李士謙給大家都擺上豐盛的飯菜,卻在自己麵前擺上黍米。大家都稱讚他是個真正的君子,麵對這麽多的美食卻不動搖,堅持吃著黍米。
李士謙對鄰裏都很熱心,常常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一次,有人家裏有親人去世,因為家境太過貧窮而沒錢下葬,李士謙聽說了,就帶著銀子找到那家人,幫他們安葬了去世的親人。附近有一家的兄弟為了家裏的財產而爭吵,鬧不和,非要均勻地把家產分好。李士謙知道這件事後,居然拿出自己的錢來給分到財產少的人,使他們兩個的財產平均。
兄弟兩個看見李士謙這樣熱心的態度,都感到非常羞愧,互相緊握著手說:“我們兩個為了這麽點兒財產而鬧得不愉快,還鬧得讓李先生知道了,多麽慚愧呀。沒想到他為了平息我們兩個之間的矛盾,居然主動拿出錢財來使我們平均,他真是個大好人啊。”兄弟二人被李士謙的和善感動,不僅化解了矛盾,還成了像李士謙那樣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有人因為沒有牽好耕牛,使得耕牛到處亂跑,走進了李士謙家的田地,把田裏的莊稼都毀壞了。李士謙遠遠地看見了,並沒有生氣,反而走上前把耕牛拉到涼快的地方,細心地喂耕牛吃草,比耕牛的主人喂得還要好。
後來,李士謙看見有人在他的田地裏偷偷地割走成熟的莊稼,但是他沒有聲張,反而默默地避開了,不讓那小偷感到難堪。有一回,李士謙的家仆捉到了一個偷莊稼的人,把他帶到李士謙的麵前,氣憤地說:“大人,這可惡的小賊居然敢在我們家的地裏偷割莊稼,請您處罰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