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匡衡)

字體:16+-

西漢時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誕生了一個叫匡衡的孩子,這個孩子聰明伶俐,天真可愛。匡衡從小就特別喜歡讀書,但是他的父母卻沒錢給他買書。匡衡很著急,他特別想積累點兒知識,他對現在的生活一點兒也不滿意。

匡衡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樣能夠讀到書。他冥思苦想也沒找到有效的辦法。後來,匡衡家有一個還算是富裕的親戚,他們能夠買得起書,於是,匡衡就懇求他的親戚,他終於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匡衡跟著他的親戚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後來,他有了獨自讀書學習的能力,卻沒有屬於自己的書。

匡衡沒辦法,隻能借書來看。古時候,擁有書的家庭幾乎都是非富即貴的人家,而且書特別少和珍貴,一般是不外借的。匡衡隻能給有錢人家打工,他為了讀到書從來不要工錢,隻是要求借書讀。

匡衡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兒,讀書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一卷書,匡衡要十多天才能讀完,為了加快速度,匡衡決定利用晚上的時間來讀書。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人們都已經進入了夢鄉,可是匡衡卻在油燈下苦讀。

當燈油燃盡的時候,匡衡才意識到自己家徒四壁,根本買不起燈油。怎麽辦呢?怎麽辦呢?匡衡呆呆地坐在黑暗中,不知怎麽辦才好。

一次不經意中,匡衡發現牆壁上有一絲亮光透了進來,他趕緊走近看個究竟。他發現亮光是鄰居家裏透過來的。此時,匡衡靈機一動,他拿來刀子把牆上的縫隙挖大,這樣,匡衡就有足夠的光亮來讀書了。

匡衡借助著鄰居家的光亮如饑似渴地學習,最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成語寓意

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近義詞 廢寢忘食、懸梁刺股、匡衡勤學

反義詞 不學無術、淺嚐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