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中瑩婚姻心理課

第十章 如何與老人家相處

字體:16+-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差異,其中一點就是老人家的生活模式。

外國人性格比較獨立,不大願意聽別人的安排,很多人年紀大了之後都願意自己住,而不願意去依靠子女;而在中國人的觀念裏,“老來從子”“上有高堂,晨昏定省”“父母在,不遠遊”是很核心的部分。雖然現在的社會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這些觀念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沒這些想法、做法,就可能被指責為“不孝”。

大家庭

中國人喜歡大家庭,四代甚至五代同堂是家族有大福分的具體表現,亦是全村、全鎮的驕傲。其實,關於“大家庭”,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考慮。四代、五代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同堂”,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模式,則容易出現問題。

家庭由兩人結成夫妻而組建起來。新生命誕生了,兩代三個人就形成了一個“▽”形的組合,上麵左、右兩邊分別是父(夫)及母(妻),下麵的尖角是孩子。人的係統需要有領袖——帶領係統走向未來的人,也需要分出尊卑,即(係統裏)序位的高低。人人都要有自己清晰的位置,才可以守好本人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國傳統對序位的禮節是十分注重的,例如輩分高低決定在大集會或飯局裏誰有資格坐主位,誰隻能坐次位;在長輩動筷之前,後輩是不能開始吃的。

也就是說,係統裏需要有個老大。在三人的小家庭裏,傳統上就是那位男士(丈夫、父親)是老大,那麽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裏,誰是老大?誰說了算?論輩分應該是祖父(係統動力學裏稱為“先到為尊”),或者應該是父親(他在係統裏維持係統成員的生活需要,是最有力量的成員)。

四代同堂,五代同堂,有喜慶活動時,所有人麵上都有份驕傲,但在平日生活裏,究竟誰應該當家做主常常是個大問題。處理得不好,則可能導致家族內部鬥爭以致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