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樸讚鬱的蒙太奇

想要講給“您”聽的故事

字體:16+-

采訪

電影快要拍完了,最近心情怎麽樣?

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純製作費超過了30億韓元。如果問我現在有什麽想法,隻想說“不過是100分鍾的娛樂,卻花費了過多的金錢和人們的血汗”。不久前,還為了Foley製作去了綜合製片廠。

Foley是什麽?

Foley是電影裏的特殊音效,比如開關門的聲音、腳步聲等。大部分韓國導演都不怎麽去錄音現場,但負責此次配音的金錫元社長讓我最好過去一趟,於是我去看了一下。在暑伏天,因為怕產生噪聲連空調都關掉了,穿著厚重軍服的特效藝術家們重複著猛地站起拔槍的同時向後仰倒的動作。金社長的要求也夠奇葩:“能不能發出靈魂出竅的人的聲音?”“膝蓋中槍的人倒下的聲音應該不是這樣的吧?”他們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加逼真的摔倒情景,為了創造哪怕能比眼屎好那麽一丁點兒的摔倒藝術,數十次數百次地重複摔倒。如果這樣拍出來的電影隻有一萬人次的票房,那麽暫且不論作品的藝術性,導演的內心肯定是崩潰的,這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當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這樣的想法,如果說一位導演不顧票房,隻顧追求自己的藝術境界,那麽他肯定不是什麽好人。

就您?您從什麽時候開始如此重視票房的呢?

我那是不走運,但我從沒懈怠過商業化方麵的努力。還有,我想提醒您一下,在提出帶有侮辱性的問題之前您最好過過腦子,否則您會發現這是今天采訪中的最後一個問題。

那麽您認為自己“不走運”的原因是什麽?

有很多外因,但現在說那些也沒什麽用了……說到電影的趣味性,就得思考,究竟是以誰為對象的趣味性。雖然電影對象被統稱為觀眾,但觀眾是由非常多樣的個體組成的,他們彼此有著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的情趣,那麽我們應該迎合哪一部分人的興趣呢?既然不可能跟30萬名觀眾一一商量,那麽就隻能相信我自己了。如果我覺得有意思的話,那大家也都會覺得有意思。所有的導演都是首創者,也是第一位觀眾,他們通過迄今為止閱片無數所積累的經驗生成了某種標準,以此判斷自己作品的好壞。所以,是否拍商業電影的差異就來源於此。事實上,韓國的導演們製作電影的實力都大同小異。因為喜歡《勇闖奪命島》這樣的電影,所以拍出了《生死諜變》;因為喜歡侯麥和布列鬆,所以出現了《江原道之力》。總而言之,最終拍出來的電影是根據導演的標準而改變的,而這個標準是從別人製作的其他影片來的,這是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但問題是,我喜歡的電影和大眾喜歡的電影有太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