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是從哪裏來的?古代人確曾發生過這樣的疑問。可是它因倏來倏去,無法查究,所以就產生了神話似的答案。有的說是從鳥的嘴巴裏吐出來的,如《爾雅注》上說:
(左真右鳥)蚊母鳥也;黃白雜文,鳴如鴿聲。此鳥常吐蚊,因名。
有的說是從草葉裏化出來的,如《本草》上說:
塞北有蚊母草,葉中有血,蟲化為蚊。
有的更推想得稀奇,竟說是從果實中飛出來的,如《嶺南異物誌》上說:
嶺有樹如冬青,實生枝間,形如枇杷子,每熟即坼裂,蚊子群飛,唯皮殼而已;土人謂之蚊子樹。(這也許是寄生在植物中的癭蠅,從樹癭中飛出,古人觀察不精,就認為蚊,詳“蠅”章。)
現在大家都知道是經過完全變態,方才成蚊,所以我們隻打算把它的生活史,來略說一說:
蚊停在水麵漂浮的東西上,產卵水中。常蚊的卵集成一塊,浮在水麵。每粒約長1毫米,每塊約有150粒卵。經過兩天左右,就孵化而成幼蟲。這就叫孑孓,英語叫作wrigglers,都是從它特別的運動姿態而來的。
孑孓頭胸部都大,腹部細,由九環節而成。身上生著許多毛,頭部的毛尤其長。它常舞動這毛,聚集水中的有機物,作為食餌。腹部第八節有呼吸管,常常伸出水麵,呼吸空氣,這時身子倒懸著,所以又有倒矗蟲這樣一個俗名。孑孓脫了三回皮,就變成蛹。這期間大約是五六日。
蚊類的蛹,和一般昆蟲不同,是不停地運動著的,英語叫tumblers,我國叫作鬼孑孓,或大頭孑孓。體帶黑色,頭部很大,腹部細小,彎屈著真像駝背。胸部有兩根喇叭形的呼吸管,常常伸出水麵。浮沉水中,恰像裝著特別彈簧似的運動著。經過兩天左右,就變成蟲而飛起了。
蚊的生活史:1–4.常蚊;5–8.瘧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