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ECHO:永遠的三毛

03 台北·童年

字體:16+-

1943—1955

我不管這件事有沒有結局,過程就是結局,讓我盡情地去,一切後果,都是成長的經曆,讓我去……

陳傑兄送給我的三毛照片(2018年10月 重慶)

XIAO QUAN:肖全 去台灣會三毛

今年8月,我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寶島台灣。能與台灣結上這因緣還是要謝三毛。

6月26日,北京現代文學館做了《永遠的三毛》研討會,並收藏了三毛家人贈送的三毛作品手稿。

我也因此認識了三毛的姐姐陳田心、小弟陳傑、皇冠出版社平雲、作家張曼娟以及三毛的好友薛幼春。最讓我感動的是陳傑對我說過的一句話:“肖全,你是我姐姐的恩人啊,三毛一生中最好的照片是你拍的。去台灣你一定要找我。”

8月19日,我獨自一人來到台灣(幼春和平雲幫忙)。三毛的朋友陳達鎮帶我在台北走了不少地方,見了三毛在台北住過的三處房子,以及金寶山三毛最後的去處。

陳傑還帶我去了八裏海邊三毛度假的房子。

在台灣我不斷地給朋友說,我是來找台灣人那一點點優越感,是從哪裏來的。

當然,有的人不以為然。“有嗎?”是有的。

三毛身上就有,是一種從老祖宗那裏遺傳下來的文氣和禮儀。很多人早丟得幹幹淨淨了。

陳達鎮放暑假到大陸來旅遊,他帶來不少三毛的東西。我和他談起三毛的一篇文章《敦煌記》,他得意地笑了:“這篇手稿在我那裏。”果然,我在台北見到了,我翻拍了幾頁,看了很興奮。

這篇文字前麵改得很厲害,名字也不同《夜半逾城——敦煌(散)記》

三毛在文字的前麵有個細節,我很感興趣:“拿了一本書想帶著行路——《金剛經》,想想又不帶了。”

為什麽不帶了?那可是《金剛經》啊。一個在讀《金剛經》的人,我們今天就不難想象三毛與佛教有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