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ECHO:永遠的三毛

ZHAO YE:趙野 “天堂之鳥”20年憶

字體:16+-

1991年年初的成都,一個寒冷的日子,理想主義的南風已去。我在九眼橋附近的九龍飯店裏,為肖全的三毛照片配文字。這批照片拍攝於三個月前一個漫不經意的下午,在府河邊的柳蔭街,最成都的一條小巷,四周是各種茶館和小店,以及永遠閑散的市民。那一天,“三毛將她的一生演繹了一遍”。麵對這批被她稱為“漂泊生活幾十年的概括”的照片,我知道我寫上什麽樣的東西都不合適,隻有三毛自己的文字,才是這些照片最好的注腳。我手上正好有她的幾本書,和一盒齊豫的磁帶,裏麵大部分歌詞是三毛寫的。做這些工作我用了一個或者是兩個下午。幾周前,三毛剛在台北棄世而去,一個朋友要出版一本紀念她的書。二十年後肖全問我,當時為什麽要取名“天堂之鳥”,我說,我完全記不得了,我甚至不能確信是我取的這個書名。

三毛如果真的能像成都人那樣,“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在乎”,安安逸逸地過日子就好了。她是一個快樂的人,對家人對朋友對她的讀者滿懷著愛與尊重。

三毛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大陸,是一個傳奇。那時,人們隻能憧憬外麵的世界,而三毛豐富炫目的經曆和生動靈性的文字,極大地滿足了那個時代的想象。那種在路上的漂泊感、異國他地的鄉愁、青春的迷惘以及旅途中的趣聞趣事,迷倒了一代純正理想的青年。至於我自己,因為很早就投身純文學寫作,我的英雄是另外一些人:裏爾克、葉芝、曼捷斯坦姆、瓦雷裏、博爾赫斯。但《橄欖樹》這首歌和《滾滾紅塵》這部電影,卻一直有感動我的一些東西。

天下的女人都一樣,生來就有母愛。我從未想過三毛要有孩子,該多好玩。

第一次聽人提起肖全,我還在重慶。小說家費聲寫了一個短篇,題目就叫《肖全的天空》。費聲本名王永貴,柏樺為他取的筆名,意為“被浪費的聲音”。我一直覺得這個名字中了讖,因為費聲後來就真的被浪費了。那晚,柏樺和費聲給我講了很久的肖全,他的天賦和易感動帶著發現的**和快感。1988年我回到成都,鍾哥(鍾鳴)就帶著我去找肖全,要他為我拍照片。我見到的肖全,帥得過分,卻單純透明,如泓清水,真誠地臣服於各種權威,特別是美和名氣。那是一些帶給我們幸福的舊日子,我還能感受到它們的質地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