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的歲月裏,故宮並不孤單,它的身邊有兩個“小夥伴”,它們從出生就在一起,每天除了互問早安、晚安,還會各種八卦,聊聊600年間這裏住過的人、發生過的事。
這兩個“小夥伴”,一個叫太廟,另一個叫社稷壇。不過,這是它們曾經的名字。現在,太廟改成了勞動人民文化宮,社稷壇改為了中山公園。
有人會問:“為什麽非要在故宮的兩邊建廟和壇呢,難道真是怕它寂寞,安排兩個‘小夥伴’陪它?”
當然不是,皇宮兩邊建太廟和社稷壇,古已有之,這是一種禮製文化。
據中國古代經典建築學著作《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麵朝後市,市朝一夫。”
這段話揭示了古人在建都城時的一種“理想模型”:整個城市呈方形,四邊每邊開三個門,共12門,12門之間又有橫豎九條九車道的大馬路相連,同時,皇帝的宮城設在中心,市場在它北麵,左邊建太廟,右邊建社稷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這樣的帝都模型看起來很完美,但城市建設還得考慮各種環境和人文因素,實際建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科書的模型來,像規矩的方形布局或者九車道的大馬路就有很多地方建不了,不過,有一個規則倒是很多王朝都會遵循—“左祖右社”。比如唐長安城、元大都城、明南京皇宮,基本都是遵循左邊建太廟,右邊建社稷壇的建築思路。
據記載,當年北京城開始建設時,大老板朱棣就給了指示:“親們,咱們建北京城,往‘豪’了建,錢不是問題,不過像壇廟、宮殿、城門這些都得和南京的規製一樣!”說白了,南京城有啥,北京就得有啥,因此,作為南京皇宮的複製版,北京皇宮的左、右兩邊也必須建太廟和社稷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