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府沈立升遷之後,原任陳州知府陳襄調任杭州。
陳襄字述古,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出身,做過祠部尚書,三司判官,到神宗初年升了禦史知雜事。這位陳述古學問精深,是當時的一位理學大宗師,學生滿天下,詩賦文章稱雄一時。兩年前陳襄在朝廷中擔任禦史知雜事,正趕上王安石奉皇帝之命掃**禦史台,一腳把陳襄從朝廷裏踢了出來,派他的姻親謝景溫坐了陳襄的位子。
那還是蘇軾在京城遭陷害之前的事了。
神宗皇帝是個有心眼兒的人,支持王安石痛貶舊臣是為了奪權,但神宗也知道,將來治理天下還需要這些能臣,所以恩威並施,對被貶的大臣總是給些額外的好處。陳襄也是神宗皇帝看重的人,在陳州當了一年知府,就被調到富庶的杭州任職,算是給他一個恩典。
也就是陳襄到任的這一年,太湖邊的湖州府發生了一件小事,一件大事。小事是王安石任命司農寺丞郟亶擔任提舉兩浙水利,到太湖邊以“治湖”為名整頓田畝,要把當地富紳私下圍湖開墾出來的田地造冊收稅,頓時惹起一場風波,郟亶因此丟官罷職。大事是,郟亶倒台以後,神宗皇帝改派沈括為兩浙訪察使,到湖州監督地方官府整修太湖堤防。
湖州是浙江最富的地方,依著太湖之利,沃野千裏,真是魚米之鄉。可最近幾十年太湖年年發水,危害日甚。朝廷有識之士早已提出,太湖水患是因為過度圍墾、湖麵縮小造成的,要想治理太湖最根本的辦法是退田還湖。可惜神宗認準了有田地可以多打糧食,正是“富國強兵”之策,不肯聽這建議,隻是派了一個能臣到湖州來協助地方治水,這個能臣就是沈括。
沈括字存中,杭州錢塘人,仁宗嘉祐八年進士。此人是個天下少有的奇才,天文、物理、水利、算術無不精通,神宗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命沈括掌管司天監,推算曆法,這次又特意派他到湖州治理太湖。沈括精通水利,辦起事來也盡心盡力,花了一年時間在太湖南岸築起了一道高八尺長百裏的石堤,固若金湯風雨不壞,雖然不能治本,卻也能保湖州幾十年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