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蘇東坡傳:全三冊

三 紫簫來問玉華君

字體:16+-

朝廷發生的變局蘇東坡完全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在惠州這片新天地生了根,找到了生命中的嶄新趣味。

自從頭年修成了豐湖上的蘇堤,蘇學士在惠州城裏漸漸有了名氣,走在街上,士紳、商販、村夫農婦都來跟他打招呼,蘇軾單純熱烈,又像在黃州一樣,覺得惠州這麽好,不如永遠定居於此算了。從此不把自己當“外人”,更加熱心為百姓辦事。眼看到了播種時節,農夫們開始在田裏插秧,蘇軾小時候幹過農活,也會插秧,看別人忙活心裏癢,也下田幫著插了幾把,可是當官四十年,哪吃得了插秧的苦?插了兩行就不行了,回來後腰疼了好幾天。

無故受了一場累,蘇學士忽然想起來,蜀地有一種農具叫“秧馬”,幹農活的人可以坐在上頭插秧,不會這麽腰疼。趕緊找了張黃麻紙,就在上頭畫起畫兒來。

朝雲從外頭回來見丈夫在桌上畫東西,過來一看,畫的是個老頭兒光著兩條腿騎在一條怪模怪樣的“小船”上,手裏拿著一把“草”,不知幹什麽。就問蘇軾:“大人畫什麽呢?”

蘇軾指著那條“小船”說:“這個東西叫‘秧馬’,我們家鄉人插秧的時候就用它。你看它圓肚平底兩頭翹,前頭可以掛秧苗,後頭的船肚兒裏是放稻穀的。插秧的時候,人坐在‘秧馬’中間,兩腳蹬地,把秧苗掛在‘秧馬’頭上,拿一根苗,不用彎腰就可以插在泥裏,然後兩腳往前一蹬,‘秧馬’後退一步,就可以再插一根秧苗。這樣一天下來能插幾畝地,也不會累得腰酸腿疼。收稻米的時候也可以用它,人騎在上頭,割一把稻子就紮起來放在後頭的‘艙’裏,到了地頭上,把‘秧馬’裏裝的稻穀卸下,回來再割。總之不用彎腰費力,又快又省勁兒。”

蘇學士說的這個“秧馬”是當時人種稻穀的法寶,可朝雲身世所限,對農活兒一竅不通,雖然蘇軾說了半天,仍然弄不懂,隻管笑他:“畫得真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