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蘇東坡傳:全三冊

三 惡人難治

字體:16+-

自從蘇學士回到杭州,查點刑獄,收拾公文,日子越過越忙了。

這些年朝廷急於斂財,動手太快,招術太多,百姓們日子越來越窮困。加之蝗旱連年,大災不絕,杭州雖是東南第一大府,漁米富足之鄉,情況也不如早年了。到蘇軾上任的時候,杭州先遭了一年澇災,第二年忽然轉成旱災,頭年的稻子本來就插得晚了,今年又缺水,一澇一旱,減產近半,打的糧食不夠吃用。加上運河水淺已經斷航,外頭的米運不過來,杭州一帶開始缺糧。

杭州是大運河的門戶,城裏有很多資金雄厚的大商人,幾千裏外的錢他們都能賺,眼前的便宜當然更要撿。看到米價上漲,商家就拿出錢來大肆囤積,結果越囤越貴,越貴越囤,到蘇軾上任時,杭州米市已經浮躁不穩,眼瞅著要給炒到天上去了。蘇軾急忙把主簿蘇堅找來詢問詳情。

見太守問“囤積居奇”的事,主簿蘇堅大發牢騷:“杭州城裏養著一夥子‘商賊’!專門囤積取利,米、鹽、絲、絹沒有他們不投機的!大人鈐轄地方,一定要治治這幫奸商!”

投機倒把的奸商確實遭人恨!可大宋朝是個講道理的朝代,買賣人隻要不違法,官員也不能隨便整治人家。蘇軾琢磨了半天才說:“想對付囤米的奸商有三個辦法:一是撥備一批糧食,米價一漲,就由官府開倉平價售糧,把米價打下去;二是引水抗旱,免得農夫們明年還吃旱災的虧;三是盡快修整運河。隻要運河重新通航,外頭的米運進來,本地的米價就漲不起來了。”

當官的人才能各不相同,有的適合在中央,有的適合在地方。蘇夫子的才幹特別適合當地方官,一進朝廷他就摸不著門兒了。

現在蘇學士剛到杭州,立刻提出“囤米、抗旱、修運河”三條,都是當務之急。蘇堅心裏十分佩服,忙說:“還是大人考慮得周到。”話剛說完,外頭忽然走進一個人來,二話不說就在蘇軾麵前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