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童年學唐詩,最先會背的可能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為什麽抬頭看著月亮就會思念自己的故鄉呢?在中國,圓月象征著團圓,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一家人團圓相聚的日子。遊子離家遠遊,不能回到故鄉,便隻好望月以寄思鄉之情,想象著家鄉的親人們也在同一輪明月下,同一時間正在望月思念著他們。因此,在中國的詩歌中,那一輪圓圓的明月,常常象征著思念親人、懷念故鄉之情。
在中國古典詩詞裏,關於月亮和思鄉情結的詩篇不可勝數。季羨林先生這篇散文的題目《月是故鄉明》就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一詩: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安史之亂”後,杜甫和他的弟弟因為戰亂而離散。在古代,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無法與親人實時聯係,寫信常常也要十天半月才能收到,因此杜甫隻能默默地掛念弟弟,把思念和擔憂之情表達在詩歌裏。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戍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用簡單而樸實的語言表達了最深厚真摯的情感,打動了無數中國人。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是望月思鄉的不朽詩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到現在依然是人們在中秋佳節最喜歡吟誦的詩句。海上升起了圓圓明月,你我雖然分隔天涯,此時卻都沐浴著同一輪月亮的光輝。這兩句詩毫無雕飾渲染,仿佛脫口而出一般,卻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廣遠宏大的意境。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也是感懷月亮的千古名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以來難以周全。隻希望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裏,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天上明月與人間情懷的相互映襯,使得“中秋明月”這一獨特的意象化身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變成中國人特有的月亮情結。中國人眷戀故鄉、祈盼平安的心情,在純淨如水的月光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