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裏的煙火人間

李白: 讀書這種事,就是暴力決定一切

字體:16+-

想學寫文,就把經典和名著讀幾遍;

想學英語,先拿下5000個單詞再說……

在大唐帝國,李白簡直太牛了。有多牛?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有無數考點是李白在三十歲之前貢獻的——終於找到多年的苦主了。

一切都得從公元720年開始說起。

那年李白到重慶玩耍,仗著自己年輕有才,就想請刺史大人吃火鍋。如果刺史大人能向朝廷推薦一下自己,那就再好不過了。

可李邕刺史把請柬扔到垃圾桶裏,罵了一句:“瓜娃子,你以為你是誰?”

李白在火鍋店等到下午,也不見刺史大人光臨,隻好化悲憤為食欲,毛肚、肥羊、春筍統統下鍋,還在牆上留言: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如果沒背過這首詩,請自覺麵壁思過。而這隻是李白二十歲時寫的,相當於我們高考時的年紀。

公元724年,二十四歲的李白決定掙脫家庭束縛,用雙腳丈量大唐的國土。他離開四川,沿著長江順流而下,一路向東走。就像《苦行僧》中唱的: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要人們都看到我,都知道我是誰……

李白過三峽,下渝州,渡荊門,第一次走出閉塞的四川盆地,來到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他望向家鄉的眼神中,有著對未來的期許。在這裏,他寫下《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第二年,李白到湖南玩了一圈,感覺沒被開發的蠻荒之地也沒啥意思,就掉頭北返,來到安徽當塗。這裏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博望山,一座叫梁山。它們分布在長江兩岸,猶如一座大門,所以合起來也叫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