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不相信倔強,
北上廣也不相信眼淚。
公元800年,白居易中進士。這一年,他才二十九歲。
作為從小就到處搬家、沒什麽背景的孩子,白居易取得好成績並不容易。有段時間,他讀書刻苦到口中生瘡,手中磨出繭子,不僅頭發都白了,抬眼望去,眼中全是星星。他像高三衝刺一樣,苦讀了十幾年,“十七人中最少年”是對白居易多年努力的最佳褒獎。
中進士後,白居易被朝廷任命為校書郎,相當於現在在部委工作,很有前途,晚唐很多宰相都是在校書郎的崗位上起步的。
白居易有一個同事叫元稹。元白二人一起上班,一起下班,晚上還要到街頭擼串喝啤酒……那些長安城的煙火人間,都被哥倆兒默默記在心中。
作為成名已久的學者型官員,到底該怎麽報效朝廷呢?寫詩。元白二人決定搞一種新樂府,發出自己的聲音。這種題材的詩基本以諷刺現實為主,力求用簡單粗暴的語言,擊中社會熱點和讀者痛點,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千萬不要無病呻吟寫雞湯,白居易寫了什麽呢?比如《賣炭翁》,即便大爺身上隻穿著一身單衣,依然乞求天氣再寒冷一點兒,這樣自己的一車炭才能多賣點錢。苦不苦?慘不慘?勞動人民不容易啊!可宮中的狗奴才,用“半匹紅綃一丈綾”就換走了大爺的炭,典型的強買強賣。白居易寫詩讓他們上了熱搜,看朝廷管不管?
比如《杜陵叟》。杜老頭兒平時種點貧瘠的土地,而今年又沒下雨,所以收成很不理想。可官府的衙役不管,賦稅一分都不能少。皇帝英明神武,馬上下達免稅的命令,讓杜老頭兒能過一個安心年。衙役把杜老頭兒榨得一幹二淨之後,才把免稅令拿出來:“不好意思,陛下給你免稅了,趕快叩謝天恩吧。”錢拿了,事辦了,就坑一個杜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