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皇權共天下

清與胥吏共天下

字體:16+-

◇ 為什麽說清朝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起兵抗擊明朝。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誓師伐明。

到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慘敗,幾年間喪失遼東七十餘城。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大部分人還是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這個統治者,認為是一個外來政權和異族執政。按蘇秉琦先生《中國文明起源新探》的觀點:“中國”概念的形成過程,還是中華民族多支祖先不斷組合與重組的過程。從西周到春秋時期是以“以夏變夷”為其主流。到戰國末世,共同體重組的曆史使命大體完成,由此奠定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社會基礎。秦漢帝國的建立使以夷夏共同體為主體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形成。

因此中華民族的各支祖先,不論其社會發展多麽不平衡,或快或慢,都必須要經曆古國到方國,然後匯入帝國的國家發展道路。他們不是齊步走,而是呈現出一批一批的發展態勢。

因此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國家,對中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所起的作用很大。清朝亦是如此,這種北方民族建立的續生型國家雖然晚走一步,卻是馬上得天下,是在漢人聚居區得天下,統治的是漢族人,繼承的是漢文化。

這和觀念上的漢人統治各族,現在轉變成滿族統治各族在曆史進程中的意義是一樣的,實在不需要去區分出正統不正統的問題。

至於清朝的存在與統治過程,以至於成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某種意義上,可以把清朝看成白堊紀末期的恐龍,進化得無比專業,充分適應環境,但反過來就是因為進化得過於專業,喪失了多樣性,一旦環境發生改變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