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常對身旁的植物說點好話,或以歡愉的心情投以微笑,它便長得茂盛;若天天怒氣款待,家裏又三天兩頭摜碟子、哭鬧不寧,再好養的植物也會痛不欲生,無緣無故死了。
這種說法靈不靈,有待查證,卻也不無幾分道理。人與自然、四季,本就有“親密的聯係”,在季節默默地推移中,人與萬物也默默地互動著。遇壯麗山川,則胸襟遼闊;邂逅一條溪流,難免哼一曲古謠,陪它散步;看到山野裏開了紅茶花,好像一棵“喜”樹,也會逢人就講,多年後,在記憶的轉角想起來,禁不住再稱讚一回,仿佛那樹一直如此,茶花開了也不會謝。
人既然多情,植物焉會不知?捧一株盆樹或藤蔓回家養著,光線、空氣、水分、泥土的改變使它知道換了新家,它在努力適應新環境之時,也慢慢學會辨識新主人的脾氣。“三天澆一次水,不必太多;擱在窗口附近,亮一點的地方!”花市賣樹的人交代,這番話意味著樹以這種情境認識主人,如果買主想要繼續保有它的茂盛(買主一定買茂盛的樹),最好提供這樣的情境。但,每個人都有自個兒的法子,賣樹人的叮嚀不一定做得到;也許自家窗口很暗,幹脆擺陽台讓它亮個夠;也許新樹得人緣,家中老小猛給它水喝;更糟的,也有花了錢忘了樹的,從此不管它死活。凡是這些脾氣的,都是惡主,可憐的樹,要不就曬死、淹死,要不就渴死。如果主人設身處地想想,被強迫一天灌一加侖水或個把月沒水喝的滋味,大約不敢再草菅“樹”命了。
有時,雖然極力模仿舊主的習慣,樹也會發脾氣;也許它與舊主情深,對老環境有了愛戀,不願舍離吧!
多年前,妹妹買了吊盆的斑葉椒草,掛在租來的套房窗口,才個把月,莖葉紛紛抽長、挺立,像一群稚童趴在窗台竊竊私語。我去找她,一進門即被那朵綠雲吸住心神,當場掏出一千元,打算帶走它(原價不過一百五)。她不給,說:“你可以去買六盆嘛,我帶你去!”兩人進了那家小店,沒看到椒草。我想,做大姐的與妹妹奪愛,實在有失體統,也就忍痛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