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引一些有關“敬天”的例子。
(1)求雨
在清朝時代,每逢天旱成災的時候,那個當皇帝的人,便得照例表示一下“關心民瘼”的心情。一方麵既可以大吹大擂把“饑溺為懷”的假麵具戴在臉上;同時也可以叫一般人民看看:“天子”是和“天”有著特別親密的關係的,好叫他們畏威感德地不敢萌什麽非分之想。隻要是皇帝到天壇或是在宮中,向著藍色天空磕上幾個頭,焚上一張“告天”的表文,便算是“愛民如子”的責任完全盡到。至於下雨不下雨,那倒是次要的問題,下了更好,就可以老著臉皮說這是我“求下來”的;不下雨呢,也沒有什麽關係,過些日子再向天磕幾個頭,焚一道表便算完事。至於人民由於天旱餓死多少,那更是次要又次要的事情,是與這位“天子”無關的。偶爾這位專製獨裁者高了興,下一道“上諭”,撥給災區一些杯水車薪的賑災糧款,便算是盡到了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以上的責任,同時還可以博得一個“愛民如子”的美名。以晉朝的惠帝為例,有一天他聽到了全國饑饉餓死很多人的消息後,便來顯示他的天縱聰明,給人民做打算道:為什麽不吃肉糜而竟活活餓死呢?這就是封建統治者為人民著想的一個好例子。
每逢皇帝在求雨之前,照例先得在“齋宮”這個地方做一次為期兩天或三天的齋戒沐浴。在清順治八年,宮中定了一項有關齋戒的清規戒律條文,大致內容是:
“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凡陪祀致齋各官,不理刑名,不宴會,不聽音樂,不入內寢,不問疾吊喪,不飲酒茹葷,不祭神,不掃墓,其有疾者皆勿與。”
這固然是給參與陪祀的文武百官規定出來的齋戒方法,至於皇帝的齋戒,那也隻是大同小異而已。如把不入內寢改為不入後宮之類的名詞,就成為皇帝的齋戒規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