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交代】
生於戰後嬰兒潮末期的我們是離鄉的一代,從鄉村湧向都市落籍,更遠的,遠渡重洋到異國紮根。這一去,很難返回。鮭魚返鄉的故事浪漫動人,但那畢竟是魚,不必考慮工作機會與小魚的教育問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流行“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口號,八十年代大學畢業的我們,也還在喊。身邊的同學、室友、社團友人,能出國深造的大多跨越太平洋,畢業後成家立業,一旦有孩子就紮根了。從海外遊子變成華裔美籍,他們注定活在兩套時空裏孤軍奮鬥,個中滋味豈是家鄉的我們能體會的。本文緣於2005年一趟美國旅行,與十多年不見的大學好友重逢敘舊,今日讀來仍有感觸。
異國江湖老了那漢子,不隻,也老了那群女漢子。
旅行前夕,我把你的電話抄在筆記本,麵對一口飽滿的行李箱思忖著該為你帶什麽禮物以慰鄉愁?烏龍茶、養生保健食品還是我的書?攤開行程表,尋思哪一天該打電話給你、何日擠得出空隙見麵。表上的每一天都是未來,但因已標記行程、登錄待辦事宜又使每一天形同過去。於是,我在未來與過去的迷亂感中擱淺,任由晨間陽光以三十一度高溫伏在我身上烘焙汗粒。“唉!”我歎了氣,不如什麽都不帶,誰也不見罷。
首夜歇宿於洛杉磯,次日即驅車北上聖塔芭芭拉市。這寧謐的濱海小城,空氣像朗姆酒冰淇淋,潤口不割喉。我無事可做,日日走海灘兩回,像迷航的鷗鳥。往返途中必然經過電話亭,口袋裏也有一張未啟用的電話卡,幾次想撥打,終究沒做。我相信你能理解這種心緒,我們的情誼是有根有葉的,不似時下數字化年輕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憑單項交集即能火熱一場,關機後又瞬間遺忘。我們是二十世紀舊人類,交朋友像園藝家從小樹苗開始養起,越養越繁複,不僅關心彼此亦擴及家人、親朋,枝枝節節這麽一纏,又多一處家人、添幾位誌同道合的朋友。行路已過半生,被我連根拔起的朋友不多,但像你一樣纏入心頭的更少。於是,這就兩難了,我知你的生活異常忙碌,鎮日奔波,若讓你知道我人在此地,你必定要盡地主之誼恨不得把整座洛城風情塞入我的行囊,我不忍如此。若不告知,又顯得寡情,好不容易飛越太平洋與你共時區,連一通電話都不打,豈不古怪?可是,我能在電話中這麽說:“我人在這裏,不過,你很忙,我們不必見麵,我知道你待會兒要接孩子、準備晚餐,所以隻講五分鍾就可以了,你好嗎?你都好嗎?”我能這麽說嗎?